期刊文献+

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模式之选择 被引量:8

A Choice of the Legislative Models of Criminal Evidence in Chin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的证据立法必须达到四个目标 :内容上是良法 ;形式上简洁、统一 ;实施过程富有效率 ;实施结果得到普遍遵守。通过分析上述目标的实现途径和考察国外的证据立法模式 ,我国应当采取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典 ,充实完善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模式。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樊祟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73-174页。
  •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7-168、199页.
  • 3何家弘.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J].环球法律评论,1999,21(4):32-51. 被引量:55
  • 4樊祟义等著:《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40页。
  • 5左卫民,刘涛.取向与枢架:两大法系刑事证据法之比较──兼论中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基本走向[J].中国法学,2001(5):23-30. 被引量:9
  • 6[英]边沁著,李贵方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前言第2页。
  • 7[德]萨维尼著,许章润译.《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 8[日]田口守一著 刘迪译.《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 9[美]波斯纳著,徐昕等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年版,中译版导言,第9页。
  • 10美国著名的法官认为在纠问制诉讼中,法官对事实的调查缺乏激励因素"就算是法官表选极其优秀也不便于对他予以表彰,法官促使其本身竭尽全力做得更好的激励因素是相当有限的".相反如果使用高薪制,证据搜寻的成本又会相当高,此外,社会公众可能对法官搜寻证据以及法官基于本人所搜寻的证据作出的事实判断缺乏信任感.最后法官还有作出迎合大众的裁判,而不虑及司法公正的危险.参见[美]波斯纳著、徐昕译,《证据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二级参考文献21

共引文献280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