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党的政治社会化是党的政治优势,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转型时期要从政党整合功能的调整出发,以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方向,由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化,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
汪如磊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政党政治社会化
社会转型
政治整合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2
《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赵渭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134-136页.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8、371,392,37、210,174、253,211,99.153.
4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亨廷顿等,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396-397页.
5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7.1.
6
林尚立.《党、国家和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1).
共引文献
421
1
陈红太.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政治文化更新[J]
.浙江学刊,2004(4):5-15.
2
沈晓辉.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J]
.求索,2004(7):156-158.
3
郑永廷.
论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J]
.现代哲学,2002(4):1-7.
被引量:6
4
欧阳宏生,张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电视新闻传播[J]
.电视研究,2004(8):12-13.
5
萧新桥.
论科学发展观与决策观的对立统一[J]
.求索,2004(8):121-123.
被引量:2
6
汪圣云.
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J]
.求实,2000(10):5-6.
被引量:1
7
欧阳兵.
“三步走”、“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求索中国出路的三大历史成果[J]
.求实,2002(2):7-10.
8
蓝蔚.
学术要感应时代 理论要有所创新──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J]
.文艺研究,2001(5):4-6.
9
何辉,陈婕.
邓小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的贡献[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7(4):68-69.
10
徐卫国.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5):44-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肖铁肩,丁芳.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浅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75-82.
被引量:18
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
3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2]沙健孙.中国共产党通史: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
[11]麦克法考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6
[15]《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18]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权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
[21]才立琴.从组织理论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M].福州: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出版社,2000.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
1
1
萧铁肩.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151-15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游冬娥.
政党文化理论视阈中的井冈山精神与学习型政党[J]
.江西社会科学,2010,30(12):219-223.
2
林志彬.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考[J]
.理论界,2012(11):20-22.
被引量:1
3
陈慧.
党建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需要[J]
.探求,2012(6):88-94.
被引量:1
4
赵同良,丁俊萍.
近十年来政党文化研究述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32-35.
被引量:1
5
汪希.
近十年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综述[J]
.邓小平研究,2018(4):143-151.
6
颜佳华,余新龙.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综述[J]
.湘南学院学报,2019,40(1):11-16.
7
史拴拴.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构理路探析——以政治思想的宣传阐释为视角[J]
.学海,2019(5):121-127.
被引量:4
8
吴炜,曹敏.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基于党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的视角[J]
.探索,2022(1):102-113.
被引量:4
1
汪如磊.
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3):23-26.
2
汪如磊.
试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J]
.社会科学,2002(3):7-10.
被引量:1
3
陆福兴,李爱国.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和政党的政治路线社会化[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50-53.
被引量:1
4
周宏军.
如何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
.现代企业文化,2016,0(23):18-18.
被引量:1
5
张福春.
推进党外人士实职安排 由“机遇型”向“机制型”转化[J]
.民主,2000,0(1):18-20.
6
谢军.
村民自治的政治价值分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25-26.
7
洪平平,鄢灵慧,李想.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14(2):63-65.
8
黄博.
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湘潮(理论版),2009(4):86-86.
被引量:1
9
刘卫.
探索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推进党外人士实职安排由“机遇型”向“机制型”转化[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5(1):33-35.
10
伍精忠,刘竹梅.
四川处理民族关系新经验的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3):36-39.
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