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3-58,共6页
同被引文献52
-
1白冬梅.汉阳陵博物馆馆藏瓦当概述[J].文博,2008(1):72-74. 被引量:2
-
2马永嬴,李库.“木禺马”及相关问题探析[J].文博,2008(5):7-10. 被引量:2
-
3党小娟.秦始皇陵与汉阳陵陶俑的比较研究——探讨秦汉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J].文博,2006(3):93-96. 被引量:2
-
4李库.西汉早期骑兵俑的发现和研究[J].文博,2005(3):74-78. 被引量:2
-
5李卫,贺林,冯涛.汉阳陵南阙门遗址保护工程[J].文博,2005(4):36-37. 被引量:2
-
6李库,卫康叔,王保平,张婷.汉阳陵裸 俑霓裳褪去的真相[J].文明,2007(11):84-97. 被引量:2
-
7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李岗.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1996年—1998年)[J].文博,1999(6):3-11. 被引量:13
-
8杨瑾.遗址博物馆的建筑与环境[J].中国博物馆,1999(2):54-56. 被引量:1
-
9杨希义.《五陵人物志》校补[J].文博,1994(5):34-41. 被引量:3
-
10武伯纶.五陵人物志[J].文博,1991(5):3-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3
-
1董俊刚,闫增峰,刘克成,马涛,徐江涛,徐新新.汉阳陵地下遗址博物馆室内空气环境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4(3):59-61. 被引量:6
-
2张明皓,张艳锋,李海健.“西汉帝陵”大遗址的保护与规划构想[J].规划师,2004,20(4):64-65. 被引量:3
-
3晏新志,刘宇生,闫华军.汉景帝阳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文博,2009(1):25-3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樊俊喜,弓弼,周文强.汉阳陵生态修复过程中景观要素表达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47-2148. 被引量:1
-
2阿敏.试析大遗址保护中的修复与开发——基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个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10-113. 被引量:1
-
3樊俊喜,弓弼,周文强,张安全.汉阳陵生态修复景观规划[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2):235-237.
-
4田原曦.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以西咸新区为例[J].西部学刊,2013(6):58-61. 被引量:3
-
5贾文婷,胡塔峰,曹军骥,李库,李华,刘随心,方其鸣,李建东,王昭允,马涛,王翀.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区的微环境及气溶胶理化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15,6(5):307-316. 被引量:5
-
6毕文蓓,闫增峰,董俊刚,樊夏玮,张君杰,陶子韬.西安市某高校地下商业空间室内空气质量实测研究[J].城市建筑,2016,0(23):315-315. 被引量:2
-
7张君杰,闫增峰,樊夏玮,毕文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楼建筑广场室内温湿度研究[J].城市建筑,2016,0(30):215-216.
-
8马欣怡.新视觉角下的室内环境生态解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4):47-48.
-
9侯文芳,苏伯民,顾海滨,张兴国.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微环境调查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2):101-109. 被引量:3
-
10李岗,田亚岐,肖健一,许卫红,杨武站,孙伟刚,田亚岐,杨武站,无.2008~2017年陕西秦汉考古综述[J].考古与文物,2018(5):66-110. 被引量:15
-
1吴为山.扬眉吐气话形神——费孝通谈艺术的神[J].群言,2004,0(12):33-34.
-
2张雷.习仲勋家庭传奇——习家庄里访乡亲[J].环球人物,2010(30):16-19.
-
3李明,耿庆刚.唐昭容上官氏墓现身咸阳洪渎原[J].大众考古,2013(4):14-15.
-
4孙德润,时瑞宝.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12):57-68. 被引量:34
-
5刘呆运,李举纲.北周《独孤宾墓志》探微[J].考古与文物,2011(5):80-83. 被引量:5
-
6朱有仪,金申,王长启,王立军,付卫杰,周爱青,改之,邱卫红.形神俱妙 佛道二教造像专题[J].收藏,2012(2):64-71.
-
7咸阳[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14(Z1):49-49.
-
8王峰.瓦当的历史及艺术特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09-110. 被引量:6
-
9海门,陆思贤.崧泽文化“葫芦形神人”探秘[J].东南文化,1997(3):38-42. 被引量:2
-
10张志恒.情系泰山[J].旅游纵览,2004,0(8):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