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类诗与类曲——论词体特征在金元时期的嬗变
被引量:
1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yle of Ci in Jin and Yuan Dynas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曾盛行于两宋的词体文学 ,在金元时代由于受到北方文化的薰染 ,其文体的性质、功能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皆发生了某种变异 ,突出地显示为一种类诗与类曲的特征。所谓类诗 ,主要指词体形式上的徒诗化、内质上的言志化和语言上的古雅化。所谓类曲 ,则指词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发生的类似于曲的通俗化 ,一方面是在曲文学尚未成熟时 ,词体自身的俗化 ;另一方面是在曲文学繁盛之时 ,词体创作中向曲体的靠拢。
作者
赵维江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阴山学刊》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金元词
体式
诗
曲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黄天骥,李恒义.
元明词平议[J]
.文学遗产,1994(4):69-7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赵维江.
论金元词的北宗风范[J]
.文学遗产,2000(4):94-105.
被引量:9
2
胡元翎.
对“曲化”与“明词衰弊”因果链的重新思考[J]
.中国韵文学刊,2007,21(1):27-32.
被引量:6
3
洪静云.
明词曲化现象述评[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44-47.
被引量:1
4
王晓翌.
杨慎词的曲化现象阐释[J]
.飞天,2010(18):28-29.
5
胡元翎.
“词之曲化”辨[J]
.文学遗产,2009(2):69-76.
被引量:10
6
郑海涛,霍有明.
论明词曲化的表现和成因——兼谈对明词曲化的评价[J]
.长江学术,2010(1):25-30.
被引量:6
7
雍繁星.
明词体式品格及其价值评骘[J]
.中国文化研究,2012(4):74-80.
8
朱志远.
论百年元明词选研究的历程与意义[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41-45.
9
倪博洋.
论元代中后期“北词南渐”之风[J]
.民族文学研究,2016,34(6):151-159.
10
王笑莹.
论升庵词的“俗化”现象[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37-42.
同被引文献
3
1
刘石.
试论尊词与轻词──兼评苏轼词学观[J]
.文学评论,1995(1):15-23.
被引量:10
2
伏涤修.
清代词学由辨体向尊体的批评转向[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428-432.
被引量:2
3
词话丛编[M]. 中华书局, 1986.词话丛编[M]中华书局,1986.
引证文献
1
1
李冬紅.
清代词学“尊体”辨[J]
.词学,2014(2):91-102.
1
刘毓盘和他的《濯绛宦词》[J]
.鲁迅研究动态,1987(8):12-14.
被引量:2
2
王英志.
话说元明清词[J]
.文史知识,1997(12):50-54.
3
赵维江.
金元词坛扫描[J]
.文史知识,1999(7):9-14.
被引量:2
4
谢伯阳.
《清人散曲》前言[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0,17(4):2-4.
5
许并生,裴兴荣.
金元词的分界[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36-38.
6
杨金梅.
在“言情”与“言志”之间——论宋词的词体特征[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5):49-51.
7
仇俊超.
吴梅的金元词研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7,39(1):54-57.
8
黄曙光.
浅析金元词 、曲[J]
.中文自修,1996(6):18-19.
9
周翔.
民国时期的金元词选本[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2):80-83.
10
赵维江.
论金元词的北宗风范[J]
.文学遗产,2000(4):94-105.
被引量:9
阴山学刊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