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氏族迁至河南的考古学证明
被引量:
1
Archaeological Proof of the Xia Clan's Relocation to Hen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夷夏东西说”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史学界基本上将夏氏族的居地确定为以今河南省为中心。笔者不揣浅陋,前曾发表系列文章,根据文献材料提出了早期夏氏族以及自黄帝始的先夏氏族可能原居山东、中晚期夏氏族乃渐西迁、最后至于河南西部的观点,并……
作者
温玉春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文物春秋》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关键词
氏族
西迁
考古学
史学界
上将
黄帝
指正
观点
文章
分类号
K2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徐士友.
当阳赵家湖楚墓头向的两点启示[J]
.江汉考古,1999(2):55-58.
被引量:6
2
杜金鹏.
偃师商城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J]
.文物世界,1999(2):50-52.
被引量:4
3
张翠莲.
先商文化、岳石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考辨[J]
.文物世界,1997(2):34-51.
被引量:8
4
方酉生.
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遗存与桀都斟鄩[J]
.考古,1995(2):160-169.
被引量:23
5
栾丰实.
试论岳石文化与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的关系──兼论商族起源问题[J]
.华夏考古,1994(4):82-88.
被引量:41
6
杜金鹏.
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玉冠饰及相关问题[J]
.考古,1994(1):55-65.
被引量:22
7
李伯谦.
夏文化与先商文化关系探讨[J]
.中原文物,1991(1):3-9.
被引量:24
8
叶文宽.
擂钵源流考[J]
.考古,1989(5):456-462.
被引量:6
9
刘绪.
从墓葬陶器分析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其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关系[J]
.文物,1986(6):48-5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赵芝荃.
河南密县新砦遗址的试掘[J]
.考古,1981(5):398-408.
被引量:47
2
孙德海,罗平,张沅.
磁县下七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9(2):185-214.
被引量:49
3
方酉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65(5):215-224.
被引量:140
4
刘敦愿.
记两城镇遗址发现的两件石器[J]
.考古,1972(4):56-57.
被引量:55
5
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勘察纪要[J]
.考古,1960(9):10-14.
被引量:12
6
Археологипеский отряд Бюро культуры пров.Хэнани.
河南新乡潞王坟商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60(1):51-61.
被引量:29
7
张长寿.
记沣西新发现的兽面玉饰[J]
.考古,1987(5):470-473.
被引量:17
8
赵芝荃,郑光.
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82(4):427-476.
被引量:73
9
王凌华,梁郑平.
介绍几件商周玉器[J]
.华夏考古,1990(2):112-112.
被引量:3
10
赵芝荃.
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J]
.华夏考古,1987(2):196-204.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127
1
张超华.
史前时期海岱地区原始礼制研究[J]
.三代考古,2023(1):367-379.
2
席乐.
聚焦郑州:关于二里头文化向二里岗文化过渡的讨论[J]
.三代考古,2023(1):86-99.
3
段宏振.
先商文化的考古学存在——漳河流域先商时期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问题[J]
.三代考古,2021(1):271-287.
4
王青.
试论镶嵌铜牌饰的起源和传布——从日照两城镇遗址的新发现说起[J]
.三代考古,2018,0(1):151-177.
被引量:2
5
江昊然.
夏商之际郑州商城与望京楼城邑族属问题刍议[J]
.洛阳考古,2023(3):61-69.
6
张溯.
论夏商文化的分界及其年代[J]
.海岱考古,2021(1):323-340.
7
陈锐.
秘鲁古代文明与华夏文明獠牙神面比较研究[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1):137-159.
8
徐海峰.
河北商周考古历程[J]
.文物春秋,2000(6):8-18.
被引量:3
9
杨贵金,齐文举.
关于原城的新发现及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13-14.
被引量:3
10
魏兴涛.
试论下七垣文化鹿台岗类型[J]
.考古,1999(5):65-7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8
1
[3]顾颉刚.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禹贡注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
顾颉刚.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J].读书杂志,1923,(12).
3
[11]评傅孟真的夷夏东西说[A].夏史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1985.
4
[12]山东二斟氏考略[A].华夏文明(第一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
[16]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
周书灿 张洪生.禹贡研究概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7
谢兴鹏.
禹生北川信有征[J]
.中州今古,2002(4):8-10.
被引量:6
8
沈长云.
禹都阳城即濮阳说[J]
.中国史研究,1997(2):11-18.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周书灿.
文化播迁与山东境内大禹传说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94-9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周书灿.
大禹传说的多元并起、“层累”积聚与定型统一[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52-57.
被引量:5
2
吴倩.
周书灿教授与大禹文化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12-16.
被引量:1
3
李玲玲.
从早期族群交流看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史实依据[J]
.中州学刊,2014(10):116-121.
4
王丹.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70-75.
被引量:2
1
李学勤.
中国青铜时代的缘起[J]
.文明,2006(3):8-9.
2
陈文华.
从考古发现看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农业区的开发[J]
.农业考古,2008(1):29-34.
被引量:3
3
古都的新生——纪念洛阳解放三十周年[J]
.中原文物,1978(2):32-35.
4
贺云翱.
考古学证明物质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思想的创新[J]
.大众考古,2015,0(9):1-1.
5
“中国”、“中华民族”之渊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4,10(1):12-12.
6
张应桥.
我国史前人类治水的考古学证明[J]
.中原文物,2005(3):22-26.
被引量:5
7
耿铁华.
集安作为高句丽都城的考古学证明[J]
.东北史地,2004(2):17-21.
被引量:2
8
万绳楠.
安徽在先秦历史上的地位[J]
.安徽史学,1984(4):30-35.
9
杨育彬.
谈谈夏代文化的问题——兼对《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一文商榷[J]
.中原文物,1980(4):18-23.
被引量:7
10
金宇飞.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3):102-108.
被引量:15
文物春秋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