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市场分割、比较优势与加工贸易——对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22
Market Segm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Processing Trade--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ual Labor Market of Chinese City and Processing Trad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的关系,指出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发挥比较优势,并导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在该领域中淡出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证明,与利用外资、进口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一样,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加工贸易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
作者
王怀民
机构地区
河南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出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3,共6页
World Economy Studies
关键词
二元劳动力市场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比较优势
加工贸易
分类号
F752.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357
同被引文献
261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7
1
赵人伟,李实.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
.经济研究,1997,32(9):19-28.
被引量:343
2
[美]H·钱纳里 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p23—48.
3
林毅夫,孙希芳.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
.国际经济评论,2003(11):12-18.
被引量:160
4
蔡昉,王德文,都阳.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1(2):4-14.
被引量:228
5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6
蔡昉(主编).《2002中国人口与就业问题报告》[R].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
张曙光,施贤文.
市场分割、资本深化和教育深化——关于就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70-76.
被引量:21
8
周弋,任若恩.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变革[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3):58-62.
被引量:4
9
邱继成 编于杜青松 杜鹰(主编).《中国乡镇工业企业工资的决定》[A].编于杜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C].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
都阳,朴之水.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2003(4):56-62.
被引量:120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曹宗明.
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原则及其启示[J]
.中州学刊,1999(6):47-50.
被引量:3
2
刘明兴.《适宜的技术选择与内生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3
保罗·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林毅夫.《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8月.
5
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0.C200300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2月25日.
6
林毅夫 姚洋 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北京 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7
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林毅夫发展论坛,2002年8月15日.
8
林毅夫 李永军.《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0017.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0年10月.
9
林毅夫 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0.C200300l.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2月25日.
10
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3,(58).
共引文献
2357
1
邓仲良.
中国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协调发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52-59.
被引量:3
2
陈宗胜,张杰.
新中国前30年中国居民收入差别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兼及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总趋势及比较[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2):160-183.
被引量:11
3
王琦,唐少清,于湾.
四大经济圈劳动力市场空间格局对比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21(S01):191-197.
4
宫锡强.
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十分位点的分层省级数据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4):64-71.
被引量:13
5
周少甫,陈哲.
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2):49-59.
被引量:12
6
郭策策.
贸易开放与地区收入不平等研究综述[J]
.新经济,2020,0(1):59-62.
被引量:1
7
胡伟韬.
江苏省靖江市对外贸易问题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23):65-67.
8
陈炎伟,张元钊,黄和亮.
人力资本与FDI耦合关系及其重要启示[J]
.山东社会科学,2021(6):139-143.
被引量:4
9
张凤云,梁双陆,郭平.
进口集聚与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39-59.
10
杨婧,王欣,杨河清.
星级饭店员工过度劳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劳动经济评论,2022(1):53-74.
同被引文献
261
1
周靖祥,刘渝琳.
FDI、外汇储备与净出口贸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计量经济学检验[J]
.世界经济文汇,2007(4):46-63.
被引量:12
2
朱廷珺.
贸易利益与投资利益的分割:一个简约的多国多要素模型[J]
.社科纵横,2006,21(6):41-42.
被引量:1
3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3
4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7
5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6
李实,赵人伟,张平.
个人收入差距的有序扩大与经济转型的内在联系[J]
.经济研究参考,1998(55):43-44.
被引量:1
7
宋全成.
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2003(12):10-13.
被引量:19
8
聂盛.
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6):23-28.
被引量:31
9
郭丛斌.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
.教育与经济,2004,20(3):7-11.
被引量:38
10
陈建国,杨涛.
中国对外贸易的金融促进效应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6(1):83-86.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22
1
安占然.
FDI、加工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J]
.社科纵横,2006,21(6):43-44.
被引量:1
2
马春辉.
中国是否还应大力发展加工贸易?[J]
.亚太经济,2005(5):22-24.
被引量:5
3
王怀民.
市场分割、工资效率悖论与劳动力成本差异——对外资企业加工出口优势的成因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05(10):62-64.
4
朱廷珺.
外国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利益分配:文献述评[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2):32-39.
被引量:4
5
王怀民.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内地贸易中心的建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4(3):45-49.
被引量:9
6
王怀民.
加工贸易活动成效差异原因探究——基于东亚与拉美的经验[J]
.经济经纬,2007,24(2):50-53.
被引量:3
7
王怀民.
战略转型、政策选择与加工贸易——来自东亚与拉美的经验与教训[J]
.宁夏社会科学,2007(3):28-31.
被引量:1
8
王怀民.
加工装配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7(6):46-49.
9
王怀民.
中间人、转口贸易与加工装配活动关系研究——基于香港与内地的经验[J]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8):20-24.
被引量:5
10
张褀,王桂新.
山东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态势与路径探讨[J]
.西北人口,2007,28(5):12-16.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沈冰,张阳,刘嘉懿.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管理研究[J]
.西部金融,2022(12):65-71.
被引量:1
2
罗明忠,邱海兰.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J]
.南方经济,2021(2):1-18.
被引量:34
3
田东霞,聂广炎.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对货物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基于Burgess模型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7):160-163.
4
赫连志巍,宋晓明.
河北省制造业问题透视和产业升级模式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3(6):63-68.
被引量:2
5
孙彦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1):40-43.
被引量:8
6
王怀民.
战略转型、政策选择与加工贸易——来自东亚与拉美的经验与教训[J]
.宁夏社会科学,2007(3):28-31.
被引量:1
7
王怀民.
加工装配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7(6):46-49.
8
周月波,Fadi Alammar.
重新审视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
.北方经贸,2007(2):15-18.
被引量:6
9
朱廷珺,张泉.
2005—2007年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排序、进展与前瞻[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24(3):23-31.
被引量:5
10
朱启荣.
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经济,2008,24(4):128-132.
被引量:4
1
王怀民.
我国加工贸易增长原因新探[J]
.经济师,2005(4):38-39.
被引量:3
2
王怀民.
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主体分化问题探析——一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J]
.生产力研究,2005(8):150-152.
3
章元,高汉.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户籍与地域歧视——以上海市为例[J]
.中国人口科学,2011(5):67-74.
被引量:38
4
巴曙松,李剑阁,庞继英,朱云来,范建军.
阿根廷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失业救助体系及其借鉴[J]
.调查研究报告,2005(99):1-15.
5
严善平.
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7,23(6):4-13.
被引量:115
6
刘尔铎.
双重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2):19-23.
被引量:5
世界经济研究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