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4
1 王晓华.基于AHP的数学试题难度模糊综合评判[J] .教育科学,2013,29(5):38-43. 被引量:5
2 许远理,李亦菲,朱新明.评价问题难度的一种新方法──认知负荷测量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1998,8(2):7-11. 被引量:8
3 浦高华,薛柯伟.谈高考化学试题题型与难度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法,1994,14(6):38-40. 被引量:2
4 邵志芳,刘永芳,钟毅平.关于问题难度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1996,19(5):278-281. 被引量:7
5 张义泉,许远理.认知负荷测量模型简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4):62-65. 被引量:3
6 姚孟臣.数量化方法在试题难度预测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3,12(2):20-28. 被引量:15
7 A.Newell & H.A.Simon (1972).Human problem-solv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8 R.E.Mayer(1981).Frequency norm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lgebra story problems into families,categories and tem-plates.Instructional Science,10,135-175.
9 邵志芳.《认知任务分析在考试中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007年第2期.
10 S.E.Embretson(1998).A cognitive design system approach to generating valid tests:application to abstract reasoning.Psychologieal Methods,3(3):380-396.
二级引证文献17
1 王晓华.基于AHP的数学试题难度模糊综合评判[J] .教育科学,2013,29(5):38-43. 被引量:5
2 骆兰兰,马新生.杭州市7年中考数学试题的主成分分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98-102.
3 王晓华.大规模教育考试试题难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14(8):53-57. 被引量:4
4 于洋,傅海伦,陈梅.对数学高考研究的再认识[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4):77-79. 被引量:5
5 姜勤.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影响因素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5):150-150.
6 武小鹏,张怡.基本能力考察的中韩高考数学试题对比研究——以2016年全国Ⅰ卷和韩国A卷为例[J] .教学研究,2017,40(4):119-124.
7 王宇.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以2016—2017年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Ⅰ卷为例[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0):48-55. 被引量:13
8 王煜,黄骁.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事前综合难度分析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1-5. 被引量:2
9 王冰,揭毅.基于综合难度系数模型的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12):40-48. 被引量:8
10 姚月卓,谢圣英.近十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分析--基于全国理科卷(2010-2019)[J] .现代职业教育,2020(10):29-31. 被引量:1
1 郏宣连.论物理问题的难度因素[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33(5):2-6.
2 欧阳尚昭,高蓉.动态问题的静态把握[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2(1):79-80.
3 刘清泉,莫芬利.排序法与放缩法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J] .中等数学,2016,0(5):2-5.
4 刁品全.教你一招,巧解粒子运动范围问题[J] .新高考(理化生),2009(11):19-19.
5 杨立勇.构造三角形解题[J] .大科技,2012(10):28-28.
6 许日华.数学生态课到底与什么相关[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147-148.
7 陈丽花.小学语文不可缺少动态教学[J] .新课程(小学),2014,0(12):8-8. 被引量:1
8 李寅伟.论小学数学课堂多元评价更科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11):214-214.
9 格桑.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J] .考试周刊,2013(36):178-178.
10 叶际飞.共线线段关系式的常用证法[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00(9):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