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摘要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突出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差异教学模式,并对这一差异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出处
《教育信息化》
CSSCI
2005年第2期70-71,共2页
China Education Info
二级参考文献4
-
1R.M.加涅 皮连生译.教学设计的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
2布卢姆 周南熙译.如何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J].中国教育,1982,(2).
-
3(美)托马斯.L.古德 唐晓杰译.教师期望研究20年:研究结果与未来方向.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37,239.
-
4佐藤正夫 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3.
共引文献395
-
1董德森.基于微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J].南国博览,2019,0(8):220-221.
-
2张振芳.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72-73. 被引量:4
-
3刘光辉,刘兰初,聂存云,曹建新.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评价模型[J].教育观察,2019,8(28):104-107. 被引量:2
-
4李超.中职计算机课程任务驱动教学初探[J].河南农业,2008(2):33-33.
-
5周剑淑.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S1):138-139. 被引量:3
-
6俞林.高职院校“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10-12. 被引量:5
-
7钟永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初探[J].科技资讯,2008,6(11). 被引量:3
-
8丁倩.七步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86-187.
-
9岳超楠.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1):109-112. 被引量:5
-
10徐金鑫,张越.“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三个误区[J].硅谷,2009,2(21).
同被引文献13
-
1武永江,马复.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新思路——基于认知风格的做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4):4-7. 被引量:4
-
2宁光芳,张世禄.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差异教学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16(5):15-18. 被引量:9
-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8.
-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9.
-
5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26.
-
6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31.
-
7栾好利,杨政.基于兴趣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78-81. 被引量:10
-
8李文洁.学习者个体差异与英语课堂合作互动学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145-147. 被引量:2
-
9孙远春.程序设计语言课教学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4):66-68. 被引量:1
-
10蒋波.试论合作学习的十大误区[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2):79-81. 被引量:11
-
1安永举.浅析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12):80-80.
-
2毛长荣.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0(4):24-24.
-
3邓晓钧.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6,0(5):49-50. 被引量:1
-
4郑保和.小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策略之形成[J].教育评论,2005(4):107-108. 被引量:1
-
5郭超.高中物理如何实现个体差异教学[J].新课程,2016,0(9):79-79. 被引量:1
-
6李奎.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进行个体差异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0(8):14-14.
-
7黄鹏.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个体差异教学[J].亚太教育,2015,0(34):44-44. 被引量:3
-
8徐秀芳,朱德文.浅议初中地理课堂中个体差异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11):121-122. 被引量:2
-
9周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教学[J].现代教学,2011(1):103-103.
-
10袁海军.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7(4):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