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界面张力和乳滴大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用不同界面张力体系和原油进行乳化,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数量级界面张力的乳状液。研究了界面张力和乳状液液滴大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随界面张力增加而增强;相体积比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随含水率增加稳定性减小;乳状液粒径随界面张力增加而减小,平均粒径越小乳状液越稳定。
作者
康万利
李金环
赵学乾
机构地区
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油田采油四厂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关键词
乳状液
界面张力
原油
乳化
含水率
液滴
平均粒径
增强
制备
研究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0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97
同被引文献
440
1
王姗姗,冯奇,康晓东,王秀军,张健,朱玥玥.
表面活性剂对低渗透油藏自发渗吸影响研究[J]
.当代化工,2020(10):2175-2180.
被引量:14
2
周锐丽,秦云云,随杨,潘思轶.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制备及理化特性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5):152-157.
被引量:3
3
贾万瑾,陆静华,张永杰,赵小平.
高尚堡作业区聚合物驱采出液油水分离试验[J]
.石油钻采工艺,2007,29(z1):115-116.
被引量:2
4
房槐,侯复儒,石梅花.
HPL-2乳化抑制剂在柴油碱洗精制中的工业应用[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25(3):241-243.
被引量:2
5
刘刚,梁成浩,张瑞泉,吴迪,孟祥春,赵凤玲.
弱碱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流变性变化规律[J]
.精细化工,2005,22(z1):128-130.
被引量:3
6
吴迪,艾广智,李克顺,孟祥春,林森,梁辉诚.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23(S1):110-115.
被引量:11
7
康万利,白玉,王德金,黄有泉,刘奕.
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23(S1):120-123.
被引量:10
8
刘奕,张子涵,廖广志,杨振宇,康万利,乐建君,赵江涛.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研究[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23(S1):124-127.
被引量:28
9
张贤明,吴峰平,陈彬,潘诗浪,王立存.
油包水型乳化液破乳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2):159-163.
被引量:23
10
郭国进,陈芝茂.
影响液压油抗乳化性能原因分析[J]
.润滑油,2011,26(1):21-2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42
1
李刚,陈军,魏长晶,肖喜庆,潘成松.
乳状液驱替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34(18):28-31.
被引量:1
2
李柏林,冯聪聪,杨凤艳,崔桂鑫,韩岚.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J]
.化学工程师,2013,27(11):41-43.
被引量:9
3
刘伟,王莹,王士斌,吴文果,蓝琪,王新刚.
乳化-凝胶化法制备药用载体海藻酸钙微球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7,26(2):155-158.
被引量:16
4
刘佐军,单存龙,王磊,伍晓林,刘晓艳.
大庆原油与水的乳化作用相行为研究[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5):106-109.
被引量:14
5
张春生,郭睿,姚占静,包亮,张艺钟.
易分散改性蒽醌的制备工艺研究[J]
.应用化工,2007,36(11):1081-1084.
被引量:4
6
王东,李杰训,魏立新.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27(3):44-46.
被引量:11
7
张春生,郭睿,姚占静,包亮,张艺钟.
新型易分散改性蒽醌的制备及应用试验[J]
.中华纸业,2008,29(10):44-47.
被引量:1
8
吴迪.
化学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精细化工,2009,26(1):82-93.
被引量:31
9
郭春萍.
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与乳化性能相关性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2):107-108.
被引量:4
10
王秀秀,路福绥,冯建国,李慧.
高效氟吡甲禾灵水乳剂的稳定性[J]
.农药,2011,50(6):411-41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97
1
邰佳,邹俊波,史亚军,郭东艳,张小飞,梁玉琳,王瑜,杨明,贾晓斌,石心红.
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过程中油水分配规律[J]
.中草药,2020,51(1):59-66.
被引量:22
2
魏立新,毕航铭,董航,王大卫,张宪,欧阳欣,王倩颖,赵健.
微观结构对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流变性影响[J]
.当代化工,2020(12):2637-2645.
被引量:7
3
邓阳全,邵丽,杨银,魏靖明,张志斌.
乳化交联法在载药微球制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1(1):36-39.
被引量:13
4
马奎前,蔡晖,朱玉国,蔡越钎,张占华.
重质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室内实验[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122-125.
被引量:1
5
赵志娟,贺高红,李祥村,边腾飞.
双乳化-凝胶法制备单分散海藻酸钙微球及其载BSA研究[J]
.化工进展,2012,31(S1):501-505.
6
李柏林,冯聪聪,杨凤艳,崔桂鑫,韩岚.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J]
.化学工程师,2013,27(11):41-43.
被引量:9
7
严峰,张建,付天宇,方洪波,颜鼎荷,王玮,钱峰,范涛.
疏水缔合聚合物驱体系中原油乳状液性质及破乳规律[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6,32(3):546-555.
被引量:14
8
龚纯贵,王新霞,唐洁,徐爱民.
可显影固体栓塞剂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的研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833-836.
被引量:4
9
黄晓楠,杨达云,王士斌,刘源岗,吴文果,蓝琪.
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试验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27(1):5-8.
被引量:2
10
包亮,郭睿,张艺钟,姚占静.
无皂苯丙聚合物分散蒽醌复合乳液的制备与应用[J]
.中华纸业,2009,30(2):42-45.
被引量:1
1
郭春萍.
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与乳化性能相关性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2):107-108.
被引量:4
2
郭春萍.
ASP复合体系界面张力与乳化程度相关性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12):20-22.
被引量:6
3
李士奎,刘卫东,张海琴,萧汉敏.
低渗透油藏自发渗吸驱油实验研究[J]
.石油学报,2007,28(2):109-112.
被引量:124
4
文春宇,杨斐,蔡光林,李前佑.
气体钻井地层出水环空携液规律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7(1):9-12.
被引量:1
5
孟江,李顺勇,党万成,李积良.
稠油O/W型乳状液微观现象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8):90-93.
被引量:1
6
丁保东,杨祖国,许艳艳,邢钰,程仲富,欧阳冬,李淑杰.
塔河油田井筒沥青质堵塞解堵剂的研制[J]
.化工进展,2015,34(10):3814-3818.
被引量:4
7
赵向阳,孟英峰,杨顺辉,李皋,李永杰,周玉良.
气体钻井地层出水随钻监测与携水规律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12,19(1):120-123.
被引量:6
8
康万利,徐典平,谭俊领,张红艳,高惠梅.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羧酸盐的合成与界面张力[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4):304-306.
被引量:14
9
蒋平,葛际江,张贵才,丁保东,刘晓玲.
稠油油藏化学驱采收率的影响因素[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2):166-171.
被引量:19
10
苗青,周存俭,罗日升,陈方方,姜玉新.
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裂缝预测及建模技术[J]
.特种油气藏,2014,21(2):37-40.
被引量:14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