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宽带接入网
被引量:1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出处
《邮电设计技术》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Designing Techniqu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同被引文献14
-
1刘世春.用户宽带接入方式及发展宽带接入网的探讨[J].天津通信技术,2001(4):15-18. 被引量:1
-
2张海秀,周海蓉.宽带接入网的新发展-GPON[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5(2):18-23. 被引量:7
-
3张桂英,吴学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QoS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7,27(B06):174-176. 被引量:6
-
4张喜云.宽带接入网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
5张优训,王云.全业务运营背景下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探讨[J].移动通信,2009(1):73-77. 被引量:11
-
6吴承治.混合光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探讨[J].现代传输,2010(1):55-66. 被引量:8
-
7陈应平.宽带接入网技术和发展趋势[J].硅谷,2010,3(5):84-84. 被引量:5
-
8刘琦,尹祖新,龙月.三网融合下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1(2):1-4. 被引量:6
-
9杨建良,查开德.宽带接入网技术[J].通讯世界,1999(8):12-15. 被引量:8
-
10吴江.基于PON技术的宽带接入网及其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29(8):25-25. 被引量:8
-
1下一代宽带接入网——可体验的宽带精品网[J].现代电信科技,2004(12):63-64.
-
2下一代宽带接入网: 可体验的宽带精品网[J].中国电信业,2005(3):60-61.
-
3宽带接入经典解决方案[J].通信世界,2005(3):41-41.
-
4敖立,党梅梅.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06,30(6):26-28. 被引量:1
-
5爱立信增持LG—Ericsson股份[J].通讯世界,2012(4):75-75.
-
6肖骏.宽带接入面临的挑战[J].网络电信,2012,14(11):36-37.
-
7栾亚寒.浅析铁通公司“光时速”宽带接入产品的发展潜力[J].科技信息,2012(20):263-263.
-
8白秀广,舒华英,杨旭.聚焦客户的信息化战略[J].信息网络,2008(7):4-5.
-
9中国电信通信展秀新活力[J].中国电信业,2009(10):77-77.
-
10周宇,张长明,李伟.10G EPON下行传输加密方案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33(11):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