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景德镇陶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从景德镇陶瓷遗产的内涵和外延角度,即景德镇陶瓷业的悠久历史、众多窑址、精湛工艺、文化体系四方面,论证了景德镇陶瓷遗产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并对申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
习罡华
机构地区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景德镇
陶瓷遗产
分类号
K92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27.5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20
1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和申报程序 [EB/OL].httP://www.geographyonline.net.
2
浅谈瓷都制瓷史 [EB/OL].http://www.ccisn.com.cn.
3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M].
4
天工开物·陶埏·白瓷 [M].
5
景德镇陶录·卷三·陶务条目 [M].
6
景德镇陶录·卷三·镇瓷花式 [M].
7
景德镇陶录·卷三·永窑脱胎素白锥拱等器皿 [M].
8
瓷都景德镇与诗词 [M].http://www.ccisn.com.cn.
9
孙家骅,陈新民,刘昌兵,曾宜富,黄明亮,黄细嘉,黄光文.
文物旅游是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J]
.南方文物,2001(1):1-8.
被引量:9
10
路易·艾黎.瓷国游历记 [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习罡华.
试论景德镇陶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125-131.
被引量:6
2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1990.
3
宗培岭;赵秉中.档案文献保护技术学,1989.
4
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1990.
5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1990.
6
曹育红,邱建辉,朱正柱,段宏瑜.
纤维素-壳聚糖接枝物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应用研究[J]
.中国造纸,2008,27(3):32-35.
被引量:11
7
刘建平,李双清.
论乡规民约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89-93.
被引量:17
8
赵崇华,刘泓泉.
略论恢复重建中的文物保护——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191-19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2
1
申桂云,惠学军,李晓艳,刘博,王安鹏.
从一件唐三彩仗马的修复谈展览文物的保护修复[J]
.中国文化遗产,2021(2):63-67.
被引量:3
2
龚德才,徐津津.
论文物保护学的理论模型[J]
.东南文化,2015(1):16-21.
被引量:3
3
李向明.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创新开发的思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62-65.
被引量:26
4
庄东泉.
江西发展红色旅游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68-72.
被引量:13
5
庄东泉.
深度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刍议[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3(2):41-43.
被引量:8
6
曹育红,邱建辉,朱正柱,段宏瑜.
纤维素-壳聚糖接枝物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应用研究[J]
.中国造纸,2008,27(3):32-35.
被引量:11
7
黄细嘉,魏伟新,文洁.
赣湘两省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研究[J]
.求实,2009(6):53-57.
被引量:10
8
刘建平,李双清.
论乡规民约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89-93.
被引量:17
9
卢丽刚,易修政.
江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
.农业考古,2010(3):281-284.
被引量:4
10
徐雷雷,邱建辉,陈国清.
改性三元乙丙胶液对纸质文物保护的应用研究[J]
.中国造纸,2010,29(10):29-3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3
1
宋笑飞.
努力提高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79-81.
被引量:1
2
洪晶晶.
景德镇御窑遗址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J]
.景德镇陶瓷,2010(1):6-6.
被引量:3
3
朱翔.
守望文化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
.大美术,2007(8):42-45.
被引量:2
4
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8.
被引量:247
5
赵宏.
陶瓷文化论[J]
.陶瓷研究,2005,20(1):30-33.
被引量:4
6
王达林.
江西陶瓷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风貌[J]
.景德镇陶瓷,1996,6(1):20-23.
被引量:5
7
何裕宁.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形象设计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11X):203-204.
被引量:8
8
张敏,程瑛,陈思武.景德镇正成为中国最大陶瓷博物城[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ztdj/2004-04/02/content_1905202.htm.
9
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
10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7.
引证文献
6
1
郭宏.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15(3):61-64.
被引量:35
2
程云,乐茂顺,邵奇.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2):237-240.
被引量:22
3
刘嵘.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与“景德镇学”[J]
.中国陶瓷,2009,45(2):74-77.
被引量:9
4
李汉贵,吴兵.
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德育功能的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9(6):30-31.
被引量:2
5
戴湘毅,刘伟国,徐敏.
论中国陶瓷业遗产的申遗策略[J]
.中国园林,2012,28(8):112-115.
被引量:3
6
李汉贵,黄辉,李济,朱辉球,吴维惠.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现状及整体性保护研究[J]
.景德镇陶瓷,2017,27(4):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申桂云,惠学军,李晓艳,刘博,王安鹏.
从一件唐三彩仗马的修复谈展览文物的保护修复[J]
.中国文化遗产,2021(2):63-67.
被引量:3
2
龚德才,徐津津.
论文物保护学的理论模型[J]
.东南文化,2015(1):16-21.
被引量:3
3
习罡华.
试论景德镇陶瓷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125-131.
被引量:6
4
吴丹妤.
景德镇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2):174-174.
5
曹育红,邱建辉,朱正柱,段宏瑜.
纤维素-壳聚糖接枝物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的应用研究[J]
.中国造纸,2008,27(3):32-35.
被引量:11
6
舒光美.
陶瓷文化旅游开发浅探[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56-157.
被引量:2
7
王伟,齐皓,周景坤.
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
.江苏陶瓷,2009,42(4):3-5.
被引量:11
8
崔鹏.
陶瓷文化与景德镇博物馆[J]
.文物世界,2009(6):74-76.
被引量:1
9
刘建平,李双清.
论乡规民约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89-93.
被引量:17
10
李松志.
基于生态文明的庐山—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探讨[J]
.生态经济,2010,26(5):172-174.
被引量:1
1
李松杰.
困境中的艰难蜕变——近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契机[J]
.黑龙江史志,2010(3):127-128.
2
赵宗福.
关于提高续修志书质量的若干思考[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143-147.
被引量:1
3
张莹.
志书附录编纂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地方志,2008(4):27-28.
被引量:4
4
王丰.
古瓷见证各民族文化[J]
.收藏界,2004(10):52-52.
5
吴永琪.
秦始皇的御车关于3010块碎片的奇迹[J]
.文物天地,2002,0(2):30-33.
6
赵东云.
述及往事如清泉——访新四军老战士李清泉[J]
.铁军,2013(7):7-9.
7
戚晓琳.
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的特性[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10).
8
孙景悦.
新编五县县志学术讨论会发言选登——为提高修志质量需要注意的问题[J]
.中国地方志,1984(4):10-19.
9
梅林,孟扬洋.
W&W香港盛宴[J]
.南方人物周刊,2013(35):96-101.
10
李昕升,丁晓蕾,王思明.
农史研究中“方志·物产”的利用——以南瓜在中国的传播为例[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68-72.
被引量:9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