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与公共性——一种社会学视野
被引量: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公共性与和谐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世界潮流的深入把握,对一些前沿伦理问题的自觉践行。
作者
郑杭生
何珊君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Gansu Theory Research
关键词
社会
和谐性
公共性
相互关系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291
引证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41
参考文献
2
1
王乐夫,陈干全.
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
.社会科学,2003(4):67-74.
被引量:132
2
林楚方 实习生 法伊莎.联合国眼里的中国问题[N]南方周末,200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汪俊昌.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谈论市民社会[J]
.浙江学刊,1999(3):48-56.
被引量:13
2
张成福.
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
.中国行政管理,1995(5):15-17.
被引量:124
3
孙柏瑛.
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J]
.中国行政管理,2001(1):23-26.
被引量:54
4
刘熙瑞.
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J]
.人民论坛,2000(7):9-1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31
1
付翠莲.
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与回归[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1):19-23.
被引量:3
2
王乐夫.
从“公”与“共”的异同看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形式[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4(2):50-54.
被引量:1
3
罗朝慧,孔春梅.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的“分”与“合”[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4(2):60-63.
被引量:1
4
辛春梅.
从公共性流失角度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8):31-34.
5
肖建彬.
行政改革的核心:塑铸现时代的行政精神[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1):36-39.
被引量:1
6
谢攀峰.
“公共性”在高校后勤实体效率中的体现[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9):191-194.
7
林修果,林婷.
公共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一种行政学范式读解[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111-116.
被引量:9
8
杨秋菊.
政府公共性的多维度分析[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7(4):47-53.
被引量:14
9
赵芳.
公共价值概念辨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6-87.
被引量:1
10
潘希武.
教育公共治理的公共性是否衰退[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7):6-1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91
1
余少谦.
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2
李树忠.
儿童参与、享受媒介权与法律保护[J]
.法学评论,2004,22(4):24-28.
被引量:7
3
庞玉珍,李国华.
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社区发展[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9(3):89-92.
被引量:5
4
评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J]
.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13(4):66-70.
被引量:18
5
刘少杰.
社会理性刍议[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2):32-36.
被引量:7
6
李明伍.
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J]
.社会学研究,1997(4):110-118.
被引量:97
7
陈涛.
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J]
.社会学研究,1997(2):11-17.
被引量:32
8
北岳.
法律权利的定义[J]
.法学研究,1995,17(3):42-48.
被引量:64
9
孙宽平.
市场化改革与国家管理的社会化[J]
.文史哲,1995(3):51-55.
被引量:6
10
郑伟建.
近期国内理性、非理性研究综述[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11(4):88-9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7
1
余少谦.
和谐社会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多学科、多指标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20-24.
被引量:1
2
成飞.
简述社会学的公共属性与和谐社会建设[J]
.传承,2010(33):130-131.
3
邢海龙.
学术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综述[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5(4):22-27.
被引量:1
4
董明.
政治发展:社会和谐的动力之源[J]
.宁夏社会科学,2006(1):6-14.
被引量:2
5
王永进,王勤奋.
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84-86.
6
王永进.
试析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7(1):5-6.
7
逯扬,徐浩豪.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理结构[J]
.湖北社会科学,2006(1):26-29.
8
魏海青,徐常勇.
和谐社会:政府从治理到善治的价值转向[J]
.行政与法,2007(2):9-11.
被引量:3
9
董嫱嫱.
和谐社会背景下当代公共性问题的探讨[J]
.湖北社会科学,2007(5):51-53.
10
李雪萍,陈伟东.
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J]
.社会科学研究,2008(1):84-88.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141
1
范雅娜,宋明(校译).
一线项目社工的规制空间与行动边界——以S市L社工机构三个项目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9(2):165-220.
2
冶芸,袁雪琳.
流动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性重建探析——以济南市K社区为例[J]
.前沿,2023(4):85-93.
3
彭倩,马珺.
我国残障儿童权益保障的困境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2):137-139.
4
周甜甜,杨建萍.
和谐视野中的音乐社会价值论[J]
.作家,2011(12):261-262.
5
成飞.
简述社会学的公共属性与和谐社会建设[J]
.传承,2010(33):130-131.
6
何增科.
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16-19.
被引量:114
7
张润兴,刘志林.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思考和谐社会的构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3):51-53.
8
王琪.
社区建设——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2-45.
被引量:2
9
陈建中.
社区治理背景下离退休党员管理探讨[J]
.探索,2008(5):44-48.
被引量:7
10
李红星,付林.
基于善治理论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选择[J]
.全国商情,2008(B05):135-136.
被引量:1
1
乌云毕力格,额尔敦高娃.
定式化构思与模式化结构[J]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08(4):29-36.
2
谢笑英.
不让“100减1”等于0[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8(9):18-18.
3
王成.
学做结合 扣好人生的扣子[J]
.空中交通,2016,0(12):65-66.
4
熊艳.
当代青年在职场中的自我管理[J]
.中国青年研究,2008(9):89-92.
被引量:1
5
赵孟营.
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组织如何联结:理性的行动关联[J]
.人文杂志,2006(2):140-146.
被引量:8
6
刘志轩.
浅析做人的四种境界[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72-74.
7
翟道武.
领导干部须自觉践行“三严三实”[J]
.领导科学,2014(13):36-37.
被引量:1
8
朱文鸿.
领导干部要以“俭”养“德”[J]
.领导科学论坛,2013(6):47-48.
9
赵小雪,朱富有.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J]
.湖北社会科学,2002(10):119-119.
10
余迭荣.
在和谐发展中永葆先进性[J]
.现代领导,2007(4):25-25.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