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图书情报教育的危机与启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78年以来,美国已有14所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或系科(以下简称图院)相继关闭,其中包括“理念”与“实用”图书馆学派的两面旗帜——芝加哥大学图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图院。
作者
邹永利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图书情报学系
出处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7,共4页
Library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教育
美国
分类号
G259.71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2
1
庄子逸,陶涵彧.
图书馆学校毕业生的职业前景及其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6(1):53-58.
被引量:1
2
布德,陈嵘.
图书情报学校的新思路[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3,11(5):53-55.
被引量:5
3
程焕文,潘燕桃,倪莉,邱蔚晴.
1999~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5):77-82.
被引量:21
4
邹永利.
图书馆员这一行[J]
.图书馆,2004(5):36-37.
被引量:4
5
刘迅,范并思.
世纪之交的思考(三)[J]
.图书馆,1992(6):12-14.
被引量:18
6
顾海舟.
九十年代英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述略[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94(1):38-42.
被引量:2
7
程焕文.
70年代以来美国图书馆学和信息科学教育的发展与走向[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20(5):55-63.
被引量:5
8
肖东发.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1979-199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519-1524.
9
董小英.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转型及其问题.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1979-199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596-1606.
10
“90年代我国图书情报人才需求与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研究”.世界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潮流与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走向.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1979-1999)[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607-1618.
引证文献
5
1
李更良.
探索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新模式[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4,12(1):48-50.
被引量:1
2
敬卿,张重喜.
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学教育趋向探讨[J]
.河南图书馆学刊,1995,15(1):55-56.
被引量:1
3
谢阳群.
关于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立[J]
.图书情报工作,1995,39(2):59-62.
被引量:5
4
邹永利.
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转型——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研究之观察[J]
.图书馆,2007(6):25-28.
被引量:8
5
高英兰,熊忠华.
论图书馆学与信息学教育的职业取向[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4):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李超平.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改革评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1):34-36.
被引量:11
2
师迅东,熊燕,李晓华.
新形势下图书馆学专业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6(6):12-15.
被引量:4
3
赵涛.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走出困境之探讨[J]
.图书与情报,1996(1):64-67.
被引量:1
4
康仲远,周婷.
全球信息教育改革浪潮和我们的对策[J]
.情报学报,1997,16(3):216-222.
被引量:8
5
尤荷俊.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方向[J]
.图书馆学研究,1997(5):21-23.
被引量:1
6
李国秋.
作为情报学与情报学教育核心概念的文献信息管理[J]
.情报资料工作,1997,18(6):3-8.
被引量:1
7
龙凤姣.
合理的职业取向——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动力[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8(5):83-85.
被引量:3
8
黄静.
当LIS教育遇到Web2.0——国外图书情报教育新进展及其启示[J]
.新世纪图书馆,2009(2):80-82.
被引量:2
9
韩玺.
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回顾与新思[J]
.情报杂志,2009,28(5):34-36.
被引量:10
10
陈志新.
关于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29-33.
被引量:6
1
景妍.
科学精神与邓小平理论[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4):7-9.
被引量:1
2
杨晓鸣.
论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J]
.编辑学报,2000,12(4):191-192.
被引量:21
3
范岱年.
从革命的参与者看辛亥革命与科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5):1-3.
4
求品质、塑形象、创名牌——2010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体育频道(TV8)改版创新攻略[J]
.东南传播,2010(4).
5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致全省档案工作者的一封信[J]
.山西档案,1996(2):5-5.
6
金启方.
沐浴世纪风雨 高擎旗帜前行——在庆祝《世纪行》创刊200期座谈会上的讲话[J]
.世纪行,2000(9):6-7.
7
王兆铮.
发扬科学精神 推进伟大事业——五四运动八十周年断想[J]
.岭南学刊,1999(3):5-8.
8
惠勤,甘松.
《词学季刊》与《词学》:词学界的两面旗帜[J]
.编辑学刊,2010(6):68-71.
9
岳明君.
从“赛先生”到“科教兴国”[J]
.北京支部生活,1999,0(5):11-12.
10
吃透领导精神 深入调查研究 体现党报特点 更突出地宣传上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新闻大学,1997(3):35-38.
图书馆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