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三熟制对杭嘉湖平原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究研表明,在杭嘉湖平原区实行大麦—玉米—稻(或大麦—西瓜—稻)新三熟制,导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下降。一旦恢复老三熟种植后,土壤有机碳、氮又趋于积累。与老三熟种植相比,新三熟种植制土壤的松结态腐殖质含量高,紧结态腐殖含量低,故松/紧比值大;土壤松结态腐殖质氧化稳定系数(KOS)低,紧结态氧化稳定系数(KOS)高;土壤的通气空隙、传导孔隙量高。而土壤容重、抗压强度、土壤收缩率低。新三熟制有利于养分释放和供给,减少杂草等优点。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5-78,共4页 Soil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9

  • 1蒋观真,两旱-水三熟制栽培技术,1992年
  • 2团体著者,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1992年
  • 3程纯枢,中国的气候与农业,1991年
  • 4印继勤,新型耕作技术及理论,1990年
  • 5韩湘玲,多熟种植,1983年
  • 6李萍萍,农业技术经济,1994年,1期,18页
  • 7团体著者,江苏作物通讯,1993年,3期,27页
  • 8顾掌根,丁元树,王人民.玉米水稻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1(6):30-32. 被引量:3
  • 9蒋宗魁,徐冬生,陶仁林.推广玉米、稻的理由与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1992(4):1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