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作者
陈名财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T.C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张允熠.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继承[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1):2-15.
被引量: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67,71,74-75,127,118,411-412,414.409.438.
共引文献
48
1
田辰山.
从孔夫子到马克思: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契合性[J]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1(2):85-100.
被引量:1
2
纪光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讨论综述[J]
.哲学动态,1999(3):17-21.
被引量:1
3
张振国.
《金瓶梅》中的“生意经”[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4):77-80.
4
董浩军.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学术论坛,2001,24(6):157-159.
被引量:19
5
张琳.
自由的限度[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3):37-40.
被引量:1
6
王思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综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20-124.
被引量:2
7
周毅之.
超越政治解放与当代中国的探索——谈邓小平政治理论的历史主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1):81-86.
被引量:1
8
王耀忠.
刑事既判力在我国刑法中的重构[J]
.法律科学,2002,20(6):121-126.
被引量:8
9
周晓阳.
论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4.
被引量:5
10
包心鉴.
论以人为本[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8(3):17-2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2
1
于微,高扬.
从西方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看马克思哲学观的时代意义[J]
.唯实,2004(7):9-12.
被引量:3
2
王贵明.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J]
.探索,2004(5):130-135.
被引量:5
3
叶险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1(2):3-10.
被引量:29
4
彭松乔.
“汉话胡说”——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反思[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120-124.
被引量:3
5
郝敬之.
论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J]
.山东社会科学,2005(2):5-12.
被引量:19
6
陆剑杰.
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J]
.学术研究,2005(1):40-48.
被引量:9
7
曾天雄.
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65-68.
被引量:9
8
刘放桐.
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J]
.求是,2002(2):45-48.
被引量:16
9
陶德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2):134-140.
被引量:29
10
安启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规律和形态[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3):56-6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4
1
陈名财,周茂丽.
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浅识[J]
.甘肃理论学刊,2006(2):71-76.
被引量:2
2
林红.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8):77-80.
3
周全华,黄晓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哲学追问[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0(4):13-19.
被引量:1
4
周樱捷,周全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诠释[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23(5):31-4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周全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研究述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1):25-30.
被引量:2
2
杨亮.
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1):3-4.
3
周樱捷,周全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诠释[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23(5):31-41.
1
赵润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本体论辨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11-12.
2
付锐.
“理念世界”的“幽灵”[J]
.智力(提高版),2011(3):1-1.
3
徐水生.
金岳霖对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改铸[J]
.贵州文史丛刊,1988(3):89-94.
4
程宜山.
现代哲学民族化与传统哲学现代化——张岱年《事理论》评介[J]
.哲学动态,1989(7):35-36.
5
谢地坤.
西学东渐与现代中国哲学[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45-51.
被引量:5
6
李京京.
评萨特的自由观——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参照[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2):25-27.
7
阎平.
按照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继承中国哲学成果[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4):12-14.
8
户晓辉.
真正的学者应志于自由之学问——读《自由之路——梁志学文选》[J]
.哲学动态,2014(2):74-77.
9
张奎良.
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研究[J]
.哲学动态,1982(6):5-7.
被引量:1
10
章启辉.
王夫之哲学的实学精神[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14-19.
被引量: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