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日本研究》
2004年第4期73-78,共6页
Japan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
-
1张云辉,沈滢.日本通识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119-121. 被引量:6
-
2江涌,冯志军.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5,26(9):88-92. 被引量:22
-
3郭德红.当今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6-121. 被引量:19
-
4田辉.日本新时代教养教育发展报告解读[J].中国德育,2006,1(8):37-45. 被引量:7
-
5肖兴安,熊家国.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87-90. 被引量:8
-
6吴善群.明治维新——日本政治现代化的起步[J].龙岩师专学报,2000,18(1):69-71. 被引量:4
-
7尹贞姬.《教育敕语》与近代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77-80. 被引量:5
-
8吴思佳,吴春.日本高校教养教育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1):142-144. 被引量:1
-
1黄胜平,赵前杰.涵养私德 弘扬公德——研究中华德文化的一点思考[J].江南论坛,2015(10):18-20.
-
2唐利国.兵学与儒学之间——论吉田松阴兵学主体性的确立[J].浙江学刊,2016(5):46-58. 被引量:3
-
3李双璧.佛学思想之于维新志士:以康、梁、谭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1999(1):107-112. 被引量:1
-
4唐利国.论吉田松阴对山鹿素行武士道论的重新解释——以学问方法和职分论为中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3):90-95. 被引量:2
-
5杜永宽.吉田松阴对孟子君臣观及人性论的诠释[J].日本问题研究,2014,28(6):37-44. 被引量:1
-
6李茜.日本儒学“忠”的思想的发展——以近世为中心[J].文教资料,2009(10):57-59.
-
7郑云山.论谭嗣同的《仁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4(2):113-120. 被引量:1
-
8陈劲松.两汉时期儒学观念的意识形态化及其路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2):44-50. 被引量:7
-
9李晓东.日本阳明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44-46.
-
10牛建科.王阳明与日本[J].浙江学刊,1996(3):47-5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