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校园建筑的风格
被引量:
3
On the Construction Styl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众需要建筑,建筑更需要大众。校园建筑风格的选定,既与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有关,更与校园使用者对校园文脉的理解有关。校园文脉蕴藏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心中,也蕴藏在历经沧桑、给历代学子留下深刻隽永烙印的历史名作--建筑艺术之中。本文以上述中心思想论述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
作者
杨章诚
林美红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办公室
出处
《福建地理》
2004年第4期47-50,共4页
Fujian Geography
关键词
建筑师
校园文脉
高校校园
校园建筑
建筑艺术
建筑风格
设计理念
新校区
师生
中心思想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TU24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1]张生.梁思成[J/OL].http://shc.jdjd.cn/articl1/ liangsc.htm.
2
毛学农.
高校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5):65-66.
被引量:26
3
王学文.
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育人功能[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3.
被引量:3
4
宣勇,单玉川.
大学建筑与环境建设中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入[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30(3):302-307.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三村翰弘(日本),等.刘永德,译.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李多,伍江.
“大学城”──一种人本主义的校园设计思想[J]
.时代建筑,1999,42(1):45-47.
被引量:19
3
肖海涛.
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J]
.煤炭高等教育,2000,18(3):4-7.
被引量:5
4
眭依凡.
大学校长教育取向对教育方法的影响[J]
.教育研究,2001,22(8):19-24.
被引量:8
5
刘玉杰.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诠释──由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谈起[J]
.中国园林,2002,18(1):19-22.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66
1
莫幼政,李万青.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嵌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9):108-111.
被引量:1
2
以色列成功地用基因疗法医治动物糖尿病[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S1).
3
房秀全.
试论加强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89-93.
被引量:3
4
陈呈频,郑春晔.
试论高校新校区建设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8-72.
被引量:9
5
白广昌,马兰军,姜永,张德智.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体育竞赛的影响研究[J]
.幸福家庭,2010(6):9-10.
6
杨章诚.
论校园“文脉”在新校区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22(3):86-89.
被引量:5
7
刘志强,吴芸.
弘扬地域文化 创造人文校园[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19(1):73-76.
被引量:4
8
李春香,陈虹霞,李峰.
异地办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J]
.石油教育,2006(3):55-57.
被引量:3
9
曲艺,唐晶,李姝霖.
关于高校多校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思考[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6):135-137.
被引量:10
10
黄璐.
“大楼”与“大师”和谐互融——刍议当代大学理念的两个维度问题[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98-10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
1
杨章诚.
论校园“文脉”在新校区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22(3):86-89.
被引量:5
2
陶应勇,姜慧敏,张海霞.
中外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40-43.
被引量:6
3
郑斌松,张建荣.
小学校园的童心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52-11053.
被引量:2
4
梁海岫,向科.
当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传播学机制探析[J]
.华中建筑,2009,27(2):97-99.
被引量:2
5
何小萍.
浅谈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
.建材与装饰(中旬),2008,0(6):34-36.
被引量:8
6
王洪生,王民,高绍华.
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实验楼与孔子文化广场设计探索[J]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2000,14(4):298-299.
被引量:3
7
周正楠.
建筑的媒介特征──基于传播学的建筑思考[J]
.华中建筑,2001,19(1):29-31.
被引量:22
8
陶树贤.
中小学校园建筑的文化职能[J]
.农机化研究,2002,24(3):227-227.
被引量:1
9
王学文.
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育人功能[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3.
被引量:3
10
杨章诚.
论大学城校园规划的前瞻性——以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规划为例[J]
.福建地理,2004,19(1):21-2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曾建平.
论学校基建部门在校园建设规划中的作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5):458-460.
2
张彦,沙广臣.
高校新旧校区景观文脉的传承[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12):52-53.
3
何晓润,邓绍秋.
论校园建筑的形象、环境与审美精神[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1(12):58-60.
1
校园文脉与时代特色[J]
.室内设计与装修,1996(4):6-9.
被引量:3
2
彭景明.
塑造校园新文脉的手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11,37(23):13-15.
被引量:2
3
李子萍.
老校园里的新建筑——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建筑群设计[J]
.建筑学报,2002(11):16-19.
被引量:5
4
黄双华.
高校校园建筑的个性[J]
.攀枝花大学学报(综合版),1997,14(4):63-65.
5
杨章诚,林美红.
校园建筑的风格[J]
.福建高教研究,2005(4):153-154.
6
任荣华.
高校绿化建设中的生态化与园林化[J]
.山西建筑,2005,31(6):248-250.
被引量:1
7
王任炜.
文脉,校园亲和力的源泉——解析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新校区设计理念和手法[J]
.浙江建筑,2009,26(8):24-26.
被引量:2
8
李慧勇.
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的思考与探索——以聊城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97-8799.
9
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J]
.福建建筑,2004(5).
10
陈秋璇.
基于伦理学的高校校园建筑外部空间设计[J]
.城市建筑,2015,0(5):40-40.
福建地理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