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参考文献3
-
1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106页.
-
2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7页.
-
3雷蒙·威廉斯 转引自罗钢 刘象愚.《文化与社会》[A].转引自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页.
共引文献16
-
1张闳.感官的王国──莫言笔下的经验形态及功能[J].当代作家评论,2000(5):73-88. 被引量:22
-
2陈望衡,吴志翔.美学的焦虑与价值基座[J].学术月刊,2005,37(3):80-89. 被引量:4
-
3王丽丽.弱者哲学与反抗的叙事——论库切长篇小说《耻》中的连环叙事[J].江汉论坛,2005(4):131-134. 被引量:1
-
4徐世甫.主体技术·拟象·公共领域——论虚拟社区[J].南京社会科学,2006(5):106-113. 被引量:23
-
5张清华.持续狂欢·伦理震荡·中产趣味——对新世纪诗歌状况的一个简略考察[J].文艺争鸣,2007(6):19-28. 被引量:12
-
6蒋花,杜平.“他者”和戏仿——对抗“文化殖民主义”的策略探讨[J].当代文坛,2007(5):67-69. 被引量:2
-
7李遇春.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启蒙话语的心理透视[J].文学评论,2007(4):180-186. 被引量:2
-
8张玉勤.从巴赫金狂欢节理论看城市休闲广场的文化意蕴[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3):48-53. 被引量:5
-
9辛楠.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理论——对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的另一种解读[J].人文杂志,2009(6):107-112. 被引量:1
-
10蒋旭峰.广告文化的狂欢传统初探[J].学海,2010(5):92-9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5
-
1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J].当代传播,2004(2):31-32. 被引量:29
-
2尹鸿,阳代慧.家庭故事·日常经验·生活戏剧·主流意识——中国电视剧艺术传统[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5):56-64. 被引量:81
-
3时统宇.感动与担忧:当代电视批评的双重视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4):12-18. 被引量:5
-
4王伟国,杨乘虎.中国电视剧三题:市场化·审美化·影像化——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教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1):61-65. 被引量:5
-
5时统宇,吕强.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2):1-5. 被引量:17
-
6[19]张英.易中天写历史书:我不是余秋雨[N].南方周末,2005-12-12.
-
7刘长乐.《为意外的成功作序》,《世纪大讲堂》第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
-
8董学文,陈诚.超越“二元对立”与“存在论”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文学、美学本体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1-6. 被引量:22
-
9解玺璋.百家争鸣说“通俗”——“通俗电视剧”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视,1993(10):52-54. 被引量:4
-
10仲呈祥.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随想五题[J].中国电视,2000(7):10-1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罗锋.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J].新闻记者,2006(10):50-51. 被引量:3
-
2罗锋,杨新敏.幽雅的摆渡者:一场与收视率抗争的电视仪式——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学理审视[J].社会科学论坛,2006(11):35-45. 被引量:1
-
3罗锋.收视率·商业逻辑——关于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J].声屏世界,2007(1):21-22.
-
4罗锋.电视学术节目:商业逻辑与文化传播的博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87-92. 被引量:2
-
5罗锋.阐释时代的消逝与娱乐时代的到来——对电视学术论坛再思考[J].声屏世界,2007(4):13-15.
-
6周建平.电视文化的美育特性[J].文史博览(理论),2008(8):16-17.
-
7闫伟,方豪杰.近年来重大宣传期展播剧人物塑造的类型特质与艺术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75-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
-
1骆平.教育的三重博弈——评电视剧《小舍得》[J].当代电视,2021(6):29-32. 被引量:2
-
2曾军,刘晓静.文化镜像与学术奇观——2006年度人文学术热点透视[J].社会科学,2007(1):147-155. 被引量:5
-
3夏金昌.媒体应该坚守主流价值观[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
-
4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7(1):5-8. 被引量:12
-
5陈力丹,汪露.2006年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J].声屏世界,2007(2):13-16. 被引量:5
-
6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2):152-166. 被引量:25
-
7郑琴琴.《百家讲坛》的“热”与“冷”[J].新闻世界,2009(12):81-82.
-
8彭逸燮,汪勇.主旋律网络影视剧中爱国青年的人物建构、形象塑造与价值呈现[J].电影评介,2024(14):89-94.
-
1今朝钟响.你是世界的唯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1):111-111.
-
2袁婕.实体书店生死劫[J].现代商业,2011(34):16-20.
-
3书香宁波/诗意栖居[J].宁波通讯,2016,0(24):16-19.
-
4二毛.诗意栖居的人[J].文学界(原创版),2014(9):18-21.
-
5王楠.文字,让生命诗意栖居[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0(9):61-63.
-
6魏远远.情趣与艺术的诗意栖居——评肖川《教育的情趣与艺术》[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64-64.
-
7魏远远.教育之巅:情趣与艺术的诗意栖居——评肖川《教育的情趣与艺术》[J].青年教师,2008(8):61-62.
-
8无锡市蠡园中学蠡风文学社[J].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9(3).
-
9赵敏.诗意栖居——封面图片赏析[J].大理文化,2013(8):1-1.
-
10程亚男.我思故我在[J].公共图书馆,2016(1):88-9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