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信用卡》
2005年第2期18-23,共6页
China Credit Card
同被引文献26
-
1罗清和,欧阳仁堂.我国银行卡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5(1):57-58. 被引量:23
-
2王立平,康晓娟.对银行卡收费合理性及定价策略的探讨[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9-21. 被引量:1
-
3胥莉,陈宏民.中国银行卡组织运作模式的福利分析[J].世界经济,2005,28(6):69-79. 被引量:12
-
4胥莉,陈宏民,孙武军.商户受理银行卡支付方式的策略性行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14(3):193-200. 被引量:6
-
5周琼,庄毓敏.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价格行为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27(4):53-58. 被引量:25
-
6韩占永,范文煊.浅议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J].青海金融,2006(4):56-58. 被引量:1
-
7柯颖,王述英.世界银行卡产业发展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6):32-37. 被引量:2
-
8王新业.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的罪与罚[J].经营者,2006(12):80-81. 被引量:1
-
9赵霞,刘彦平.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6,27(11):32-36. 被引量:45
-
10蔡明超,费一文.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的提前偿还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J].金融研究,2007(07A):25-35.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朱莉丽,胥莉,陈宏民.我国银行卡支付系统市场的竞争策略——基于转换成本的动态博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33-36. 被引量:1
-
2周文娟.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市场论坛,2009(9):11-13. 被引量:3
-
3袁际军,邹新月.银行卡收费问题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155-158. 被引量:3
-
4吴红良.农村消费信贷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桂林市灵川县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1):30-32. 被引量:3
-
5郑姣,杨立社.银行卡业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5):171-172.
-
6王飞飞.对银行卡收取年费的思考[J].经济师,2011(11):209-209.
-
7陆霄,金洁.发展消费金融与促进城市消费增长问题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商业经济,2012(4):3-5. 被引量:3
-
8张凤元,符建华,黄倩.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31(4):132-139. 被引量:3
-
9梁媛.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2-26. 被引量:8
-
10张文红,王小景,冯梦雨.消费信贷对中国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5):46-50. 被引量:8
-
1周琼.从国外银行卡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看银联发展路径之争[J].上海金融,2007(4):48-53. 被引量:3
-
2“中国银联成立”入选“中国金融改革最具影响力50件大事”[J].时代金融,2009(2):54-54.
-
3韩平.我国银行卡业应创民族品牌[J].银行家,2005(4):56-58.
-
4汪炜,贾英.论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法律措施[J].法制与经济,2007,16(11X):19-20.
-
5江西银联[J].求实,2009(4).
-
6曹先珂,黄瑞芬.我国银行卡组织市场竞争策略研究——转换成本视角下的博弈分析[J].济南金融,2007(7):15-17. 被引量:2
-
7银联境外受理商户数超过700万户[J].时代金融,2012(5):52-52.
-
8苏长雄,张勇,郭雪荣.关于银行卡产业在新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金融,2009(1):51-53.
-
9葛华勇.银行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金融,2015(19):66-68.
-
10崔瑜.深圳金融IC卡应用模式探讨[J].金融电子化,2010(2):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