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7,共1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40
-
1陈灿,黄璜,王林辉,刘金勇.鱼腥草研究利用现状与趋势[J].作物研究,2002,16(S1):262-265. 被引量:16
-
2白纲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营养特点及其生态意义[J].中国蔬菜,2000(S1):42-47. 被引量:42
-
3周日宝,高静,童巧珍,贺又舜,曲伟红,罗目和.鱼腥草不同品系质量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6):27-29. 被引量:8
-
4高静,周日宝,童巧珍,贺又舜,曲伟红,罗目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鱼腥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7):27-28. 被引量:12
-
5王珂,杨玉爱,袁可能.有机肥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英文)[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21(2):111-115. 被引量:13
-
6蒋卫杰,郑光华,汪浩,白纲义,辛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被引量:174
-
7吴佩颖,徐莲英,陶建生.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62-64. 被引量:79
-
8张晓云.高山特色蔬菜鱼腥草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S):41-41. 被引量:2
-
9林瑞余,林豪森,柯玉琴,彭春华,梁康迳,魏道智,张重义,林文雄.不同施肥方式对鱼腥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364-368. 被引量:8
-
10蒋向辉,伍贤进,黄星群,易濒,张俭,魏麟.不同肥料及配比对鱼腥草地下茎产量的效应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6):697-69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林瑞余,林豪森,张重义,孙小霞,彭春华,柯玉琴,梁康迳,林文雄.不同施肥条件对鱼腥草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80-284. 被引量:31
-
2余宏军,蒋卫杰,孙奂明,韩亚钦,曹华.基肥量对基质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261-266. 被引量:5
-
3王丹.高寒地区鱼腥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32(1):67-68. 被引量:5
-
4杨仁德,赵欢,王小波,晏妮,魏善元.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鱼腥草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3(10):17-18. 被引量:3
-
5杨仁露,赵欢,杨仁德.鱼腥草优良品系筛选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5(8):30-31. 被引量:2
-
6杨仁德,赵欢,陈旭,朱森林,魏善元.不同施肥处理对鱼腥草营养特性及产量品质、药效成分的影响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8(3):27-28. 被引量:2
-
7杨仁德,赵欢,陈旭,朱森林,魏善元.不同肥料配施对贵州鱼腥草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2):117-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4
-
1蒲铃铃,刘桦,曾莉萍.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试验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2,9(4):11-11. 被引量:2
-
2余宏军,蒋卫杰,孙奂明,韩亚钦,曹华.基肥量对基质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261-266. 被引量:5
-
3陈明智,吴蔚东,李东海,胡新星,苏小玉.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40-5541. 被引量:2
-
4张信娣,曹慧,徐冬青,金叶飞,陈银科.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2008,40(3):443-447. 被引量:47
-
5周修任,李勇超,张兆沛,李孝伟.生活污水浇灌对奶白菜根际酶活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199-201.
-
6李涛,张圣喜,张立,罗日霞,颜义,曾维军.土壤肥力与鱼腥草白绢病发生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317-319. 被引量:4
-
7廖婧琳,苏跃,李航,刘方,冯泽蔚.喀斯特山区不同复种指数条件下的土壤质量变化——以普定县猫洞小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09,28(3):308-312. 被引量:8
-
8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杨林香,林志军.玉米秸秆堆肥处理对芥菜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9,36(12):88-91. 被引量:13
-
9苏定昌.果园套种覆膜栽培菜用鱼腥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130-130. 被引量:3
-
10薛峰,颜廷梅,杨林章,乔俊.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6):1372-1377. 被引量:81
-
1田永生,赵晓明.鱼腥草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6):18-19.
-
2田永生,赵晓明.鱼腥草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7(1):9-10. 被引量:1
-
3李世平.鱼腥草的食用、药用和栽培[J].中国土特产,2000(1):31-31. 被引量:1
-
4伍洪昭.鱼腥草生态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8):25-25. 被引量:2
-
5王飞.鱼腥草值得开发[J].专业户,2004(9):45-46.
-
6鱼腥草种植前景看好[J].农家致富顾问,2010(1):23-23.
-
7黄宇.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5(5):13-13.
-
8夏家超.香辣凉拌鱼腥草的制作[J].农家科技,2008(9):42-42.
-
9雷邦海.保健蔬菜侧耳根无公害栽培[J].广西热带农业,2007(1):21-21.
-
10胡琪.鱼腥草治病小验方[J].农家致富顾问,2012(2):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