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企业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基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绿色企业的概念模型及体系结构,分析了建立绿色企业的障碍,提出了建立绿色企业的宏微观对策措施。
作者
张太海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 BMJ )
基金
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4FJJ022)
"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绿色企业
循环经济
对策措施
发展模式
障碍
微观
概念模型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4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解振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求是,2003(13):53-55.
被引量:186
2
李庆满.
我国企业贯彻绿色标准的现状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04,23(2):57-58.
被引量:3
3
马军,马京生.
浅析绿色企业与绿色管理[J]
.内蒙古统计,2003(1):53-55.
被引量:2
4
张颖丽,胡国杰,李鸿雁.
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8-9.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孙洪庆.
我国绿色营销的困境与对策[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2,22(1):62-64.
被引量:12
2
贺艳,许云.
我国企业绿色经营问题探析[J]
.经济师,2002(1):50-51.
被引量:4
3
胡述楫.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现状浅析和对策建议[J]
.中国标准化,2002(4):51-5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9
1
杨晓妹,马琴.
环境保护税对循环再生技术投资的影响——基于环保消费偏好视角的分析[J]
.产业组织评论,2020(3).
2
奉书原.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贺州市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9-10.
3
方杰.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四川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2007(S1):40-43.
被引量:8
4
邱爽.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
.生产力研究,2007(20):12-13.
被引量:7
5
付敬东.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报废汽车处理模式研究[J]
.北方经贸,2006(11):113-114.
被引量:1
6
龚艳,杨芳,陈灿.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旅游住宿设施绿色设计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33-37.
被引量:4
7
孙伟.
浅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被引量:1
8
尤逸萍.
循环经济与创新[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5,8(4):50-52.
9
王彬辉.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之我见[J]
.时代法学,2004,2(2):87-92.
被引量:13
10
方杰.
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四川案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28-30.
同被引文献
68
1
徐育忠,林曦.
日本“绿色”包装的系统化理念及其启示[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17-221.
被引量:2
2
吴绍中.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J]
.社会科学,1998(10):18-19.
被引量:28
3
唐晶晶.
绿色GDP理论初探[J]
.特区经济,2004(6):46-49.
被引量:1
4
李兆前,齐建国.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9):145-154.
被引量:112
5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2):1-3.
被引量:61
6
戴宏民,戴佩华.
包装循环经济的形成及实施[J]
.包装工程,2004,25(4):5-6.
被引量:21
7
苏杨,周宏春.
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10):19-22.
被引量:60
8
初丽霞.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9):34-38.
被引量:7
9
农卓恩,李绍刚,林敏.
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制度的构建与政策的取向[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49-53.
被引量:5
10
吴海燕.
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政策体系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5(5):26-3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1
1
冯朋波,王晓春.
以循环经济为依托 提升山西企业竞争力[J]
.北方经贸,2006(9):120-122.
2
郭琳,岳治国,李晶.
发展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
.科技资讯,2008,6(17).
3
徐若瑜,廖良美.
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策略[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23(6):21-22.
被引量:1
4
史金莲.
建立绿色GDP体系 倡导发展循环经济[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6):4-5.
5
吕绿绮.
倡导绿色GDP 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6-7.
被引量:2
6
张亚明,张文文.
中国企业实施绿色GDP理念的探讨[J]
.中国科技论坛,2006(6):43-47.
7
徐波,吕颖,储亚玲.
国内循环经济三大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06(11):268-270.
被引量:3
8
李妍.
中外循环经济立法模式对比研究[J]
.天津科技,2007,34(3):85-88.
被引量:1
9
曾欧,罗亚明.
中国包装工业生态化建设研究[J]
.包装工程,2008,29(5):151-153.
被引量:4
10
龙汨.
论循环经济及其发展对策[J]
.湖湘论坛,2008,21(4):55-5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程正载,王洋,王光华,李文兵,龚凯,林素素.
重化工聚集区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调研与分析[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3):87-89.
2
伯永科,崔海信.
纤维素的循环经济效益[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12):14-16.
被引量:4
3
梁成浒.
循环经济与贵州立法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8-62.
4
罗亚明,谷青.
包装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包装工程,2008,29(12):233-235.
被引量:4
5
曾朝辉.
珠三角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发展状况研究[J]
.包装世界,2009(2):14-16.
被引量:3
6
刘春芝,白洁.
沈阳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4.
被引量:2
7
刘景民,文凤.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局及其破解[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50-53.
被引量:6
8
杨成湘.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呼唤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3):37-41.
9
王明,李俊,陈见,王胜利.
贾汪区循环经济实践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250-251.
被引量:1
10
丁洁.
基于“5R”原则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35):196-197.
被引量:1
1
单永旭,田素霞.
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02S):340-341.
被引量:1
2
肖潇,孔德婧.
完善武汉城市圈金融市场环境的相关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2):22-23.
3
罗影(采访),陈培婵.
求解医改中的商业命题 8500亿让谁欢喜让谁忧?[J]
.英才,2009(8):66-70.
4
热词[J]
.南方人物周刊,2015,0(2):14-14.
5
马超.
目前建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X).
6
张志伟.
海尔:重塑传统企业的概念[J]
.企业管理,2014(6):47-50.
被引量:1
7
张鹏,胡炜.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其特点[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28-31.
被引量:6
8
肖健.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J]
.中国市场,2016(47):222-223.
被引量:7
9
高山.
我国僵尸企业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
.商,2016,0(31):16-19.
被引量:1
10
徐旭初,邵科.
如何看待合作社办农产品加工企业[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11):18-19.
经济管理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