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字文化》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同被引文献31
-
1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08-111. 被引量:8
-
2杨爱姣.文学语言中超常组句的语义分析[J].写作(中),1999,0(4):28-29. 被引量:4
-
3高万云.语言规范的整体性原则[J].语文建设,1998,0(10):20-22. 被引量:3
-
4谭学纯.百年回眸:一个诗学口号的修辞学批评[J].东方丛刊,2004(2):107-122. 被引量:6
-
5谭学纯.修辞话语建构双重运作:陌生化和熟知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6. 被引量:32
-
6刘福根.“文学语言不能规范”说献疑[J].汉语学习,2000(3):40-43. 被引量:3
-
7王培基.文学语言研究误区评说[J].青海社会科学,2005(1):96-98. 被引量:1
-
8谭学纯.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J].文艺研究,2006(6):78-85. 被引量:16
-
9王先荣.文学语言的特征与表现形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52-55. 被引量:3
-
10张黎,张常信.文学语言就不要规范吗[J].文艺争鸣,2006(6):37-39. 被引量:2
-
1G.N.Leech,M.H.Short,於宁.文体学[J].当代修辞学,1988(6):4-4.
-
2原鑫河.言语行为理论之语用研究与英语听力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40-141.
-
3方宁,雷建华.英语语篇教学模式浅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2):348-350. 被引量:6
-
4渠然然.汉语歧义结构浅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11):221-221.
-
5桂乾元.翻译四人谈(二) 漫谈翻译之难[J].德语学习,2007(4):43-47.
-
6朱文献.无标点停顿在语言组合中的语法作用[J].阅读与写作,2003(3):24-24.
-
7孙亚.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4):12-14. 被引量:60
-
8许静.英语习语的美学价值透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2):29-29.
-
9郭鸿.英语文体分析的途径与方法(上)[J].外语研究,1987,4(1):13-17. 被引量:1
-
10马林芳.色彩词的艺术功能[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3):56-58.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