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律适用》
2003年第4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同被引文献25
-
1蔡守秋.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J].现代法学,2001,23(4):85-95. 被引量:24
-
2杜群.“生态法学”基本概念的悖论和法学回归——与刘文燕、刘滨同志商榷[J].现代法学,1999,21(4):51-54. 被引量:9
-
3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几种基本观点[J].求是学刊,1999,26(2):68-70. 被引量:9
-
4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J].现代法学,1998,20(6):100-101. 被引量:28
-
5刘文燕,刘滨.生态法学产生的原因及指导思想[J].求是学刊,1998,25(2):63-65. 被引量:7
-
6马骧聪.俄罗斯联邦的生态法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1997,19(2):37-45. 被引量:23
-
7姜建初.论我国自然资源法的几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1(1):40-44. 被引量:18
-
8蔡守秋.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J].现代法学,2002,24(3):45-60. 被引量:16
-
9李爱年.环境保护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J].法学评论,2002,20(3):74-78. 被引量:23
-
10曹明德.生态法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2,24(5):98-107. 被引量:49
-
1张瑞,唐仪俭.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1):44-46.
-
2王树义,颜士鹏.论俄罗斯联邦检察院在俄罗斯生态法实施中的监督功能[J].河北法学,2006,24(2):127-130. 被引量:5
-
3张富良.当前农村干群关系成因的主体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7-10. 被引量:1
-
4马岭."言论自由"相关概念的主体分析[J].人权,2004(6):54-54.
-
5安守海.传统知识保护的客体和主体分析--从地方立法的视角[J].知识产权,2008,18(3):59-63. 被引量:12
-
6蒋颖.农民工权益保护主体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8(5):53-55. 被引量:2
-
7石钻佳.公共危机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以庆安枪击案为例[J].山西青年,2016,0(1):176-176.
-
8王春祥.转型时期党群干群关系问题研究[J].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1):57-62.
-
9奕如寒.构建和谐社会 要着力于民族和谐[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1(1):25-27.
-
10苟永琪.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1):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