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同被引文献119
-
1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67-269. 被引量:75
-
2刘霞.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1):75-77. 被引量:3
-
3俞国良,林崇德,王燕.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3):49-53. 被引量:33
-
4江耀强.心理测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上半月),1992(4):19-21. 被引量:2
-
5路文焕,徐炳亭.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9-450. 被引量:10
-
6黄万琪,吴汉荣,贺尊,周敦金,张银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139-1140. 被引量:17
-
7宋兴川,金盛华,李波.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54-556. 被引量:41
-
8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33(6):564-570. 被引量:34
-
9尼春萍,化前珍,吕淑萍.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11):987-989. 被引量:5
-
10陈华.52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71-372.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17
-
1乔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628-629. 被引量:5
-
2刘志宇.提高护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6,3(4):156-157.
-
3甘甜,毕重增,阮昆良.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使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91-192. 被引量:18
-
4孔晓东.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借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8):31-34. 被引量:7
-
5熊英环,金政国,方今女.护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4):278-280.
-
6徐晓青,刘冬瑾,李建平,黄恩.综合心理干预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07-608. 被引量:1
-
7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37-139. 被引量:4
-
8彭卫琴,文晓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展[J].中国校医,2009,23(1):116-117. 被引量:1
-
9葛爱荣,郭金花.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职业倦怠及其对策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64-67. 被引量:1
-
10何珂.综合干预对临床专业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114-1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7
-
1王大涛,陈春.职业院校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初探——以团体辅导实施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8-20. 被引量:3
-
2杨帆,李勇,袁斓,于红艳,李阳倩.中医专业实习生沟通能力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2):45-47.
-
3吴彩霞.心理测验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的问题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8-31. 被引量:1
-
4赵树江.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大学德育的和谐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2):151-154.
-
5贺富有,毛军旗.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9(2):75-77. 被引量:1
-
6林东.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况与展望[J].内科,2007,2(4):594-596. 被引量:2
-
7苏丹,黄希庭.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2007,30(6):1290-1294. 被引量:37
-
8邓厚才.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50-152. 被引量:6
-
9辛崇萍,许红.不同层次护生考试心理分析及干预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41-42.
-
10李秀峰,牛莉真,于海霞,李平,刘晓博.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初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0,32(S4):138-140. 被引量:1
-
1吴志民.浅谈导学案二次备课的体会[J].新丝路(下旬),2016(2):41-41.
-
2吴志民.浅谈导学案二次备课的体会[J].新丝路(下旬),2015(14):53-54.
-
3朴成植.论高职讲授型网络课程视频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4):70-71. 被引量:1
-
4赵金英.新课程下的几点感悟[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3(5):101-103.
-
5荣娟.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5,0(3):304-304.
-
6张光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143-145. 被引量:1
-
7梁绮颜.高职公共英语实训教学体系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140-141. 被引量:1
-
8李克卫,余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回归课程化的研究[J].全国商情,2014(36):42-43.
-
9谭轶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设置与启示——美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分析[J].黑河学刊,2014(11):97-98.
-
10秦桂芳,罗云飞.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内容[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5):54-5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