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石油科技发展——石油科技发展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年青石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被引量:1
摘要
现代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石油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的文明进步史。石油工业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世界石油工业取得成功的引擎。
出处
《世界石油工业》
2004年第6期20-23,共4页
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8
-
1王才良.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端——美国德雷克井[J].中国石化,2007(1):55-57. 被引量:2
-
2管清友.美国的石油帝国主义[N].中国经营报,2006-07-08(3).
-
3徐剑.2006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统计评论[EB/OL].http://www.worldenergy.com.cn/StatisticsData/2007/0628/content_16944.htm,2007-06-28.
-
4董秀成.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及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作用[EB/OL].http://www.wpbtc.net/shichangdongtai/shiyOushichang/shiyou04/shiyou041.htm,2005-08-18.
-
5白泽生,杨志.石油与中国[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8-80.151-190.
-
6王震,刘显法.国际能源安全机制的演变与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6-08-11(4).
-
7张继武.世界大战中的“石油危机”[EB/OL].http://www.oilnews.com.cn/bk/system/2007/04/17/001082611,shtml.2007-04-17.
-
8张文木.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从美国南亚和中亚外交新动向谈起[J].战略与管理,1998(2):100-104.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董锁成,石广义,沈镭,王礼茂,杨旺舟.我国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9):1432-1444. 被引量:15
-
2刘劲松,史忠良.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选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2):81-86. 被引量:2
-
3刘劲松.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模式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1,31(2):22-25. 被引量:2
-
4郝丽莎,赵媛.非洲在世界石油供给格局中的地位演变[J].地理研究,2012,31(3):507-520. 被引量:12
-
5刘劲松.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3(5):188-191. 被引量:2
-
6潜旭明.国际能源体系中的中东[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5):72-83. 被引量:2
-
7董锁成,李泽红,石广义,李宇,李岱.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贡献与创新方向——纪念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J].资源科学,2013,35(9):1755-1764. 被引量:1
-
8崔守军.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外交的影响[J].当代世界,2014(9):62-65. 被引量:1
-
9胡国松,王淳.中东与中国石油安全新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4(6):183-187. 被引量:2
-
10陈浩,王茜,唐葆君,张皓,赵鲁涛.中国海外油气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能源,2015,37(4):38-40. 被引量:3
-
1苏北,杨明,刘军.把科技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J].石油政工研究,2008(1):36-36.
-
2张景河.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与石油科学的若干基本概念[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0,4(1):4-11.
-
3李鹏.李鹏总理在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4,0(13):518-519.
-
4闵家华,宫伟.对科技期刊评比的思考——从石油科技期刊评比谈起[J].编辑之友,1999(6):35-36.
-
5伍竟艳,张明泉.影响石油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环境因素与对策[J].石油高等教育,1993(3):9-11.
-
6争做石油科技之星 勇攀石油科技高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2).
-
7赵秋枫.关于重建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的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07(4):62-64.
-
8郝锐,钱伯章.面向21世纪的重质油和渣油改质技术[J].石油化工,1997,26(4):257-267. 被引量:9
-
9钱伯章.面向21世纪的炼油催化技术的新进展(续完)[J].工业催化,1998,6(4):14-19. 被引量:1
-
10廖士纲,韩崇仁.面向21世纪的加氢裂化技术(续)[J].炼油设计,1999,29(6):1-4.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