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施N量对两优2186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进行施N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田肥力较高的条件下,高产经济的施N量宜掌握每公顷施纯N90kg左右,施N过多不仅会降低产量,还会影响稻米品质,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作者
张冬松
饶鸣钿
林玉棋
机构地区
福建三明市农业局
福建沙县农技站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
优质
高产
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99-Z-5)。
关键词
施N量
两优2186
水稻产量
品质
低产
垩白度
垩白粒率
经济
影响
试验田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45
1
严奉君,孙永健,马均,徐徽,李玥,杨志远,蒋明金,吕腾飞.
秸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23-35.
被引量:82
2
游年顺,雷捷成,黄华康,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张以华.
优质晚籼新组合谷优527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04,19(5):11-13.
被引量:19
3
黄见良,邹应斌,彭少兵,R.J Buresh.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79-583.
被引量:59
4
蒋彭炎.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2)──高产水稻的若干生物学规律[J]
.中国稻米,1994(2):43-45.
被引量:66
5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0
6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7
7
李俊良,韩琅丰,江荣风,张福锁.
碳、氮比对有机肥料氮素释放和植物吸氮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7-62.
被引量:34
8
张静兰 崔徵 阎龙飞.氮素营养对水稻生产、产量和碳氮代谢的影响.植物学报,1964,(3):75-81.
9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被引量:2164
10
郝玉华.
水稻分蘖数的理论分布及计算公式[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4(6):771-77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田智慧,潘晓华.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优752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6):894-898.
被引量:72
2
仲子忠,张荔,丁桂珍.
不同密度与生物肥用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8):56-56.
被引量:6
3
张庆芬,陈磊.
泊头市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8):66-67.
被引量:1
4
刘祥臣,乔利,刘春增,卢兆成,赵海英,李继红,范学军,郑宝同.
覆膜条件下不同施N量对水稻‘两优6326’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33-37.
被引量:5
5
刘祥臣,乔利,唐元才,刘春增,卢兆成,李本银,丰大清,赵海英.
一次性施N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7):85-90.
被引量:2
6
罗龙欣,段照,祝海竣,梁玲玉,王月丽,文帅,王学华.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4,52(11):94-100.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方锡文,钱太平,张晓勇,陈建军,郭茂禄,徐志进.
两优6326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6):1254-1255.
被引量:2
2
田智慧,潘晓华.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6):10-13.
被引量:7
3
田智慧,潘晓华.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干物质生产及运转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7):1-6.
被引量:10
4
王向平,冯和平,陈楠,陈刚,黄义德.
施肥技术对迟熟中粳糯稻“皖稻68”产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228-230.
被引量:3
5
袁小乐,潘晓华,石庆华,吴建富,漆映雪.
超级早晚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特点[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49-53.
被引量:13
6
汪军,王德建,张刚.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土壤,2009,41(6):1004-1008.
被引量:30
7
姜心禄,李涛,池忠志,郑家国.
超级稻Ⅱ优602密度与穗肥运筹对产量和功能叶N素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6):1643-1648.
被引量:19
8
张超,孟繁勤,史春余.
水稻应用控释氮肥的增产效果[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12):84-86.
被引量:2
9
石守设,尹海庆,扶定,陈德凡,余新春,严德远.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郑稻1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115-121.
被引量:13
10
王世伟,张美良,潘晓华,石庆华,王开磊,张结刚,黄发香.
施氮量和密度对机插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0,30(1):1-3.
被引量:5
1
籼杂新组合—两优2186水稻[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13(10):43-43.
2
蔡小云.
两优2186作早稻的优势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1,32(4):43-44.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