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10期69-71,共3页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1
-
1李士英,朱瑞琪,刘朝霞.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3):34-37. 被引量:11
-
2马学智.规则的改动对散打运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413-415. 被引量:21
-
3运动训练学教材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51.
-
4赵光圣 姜传银 郭玉成.散手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68-70.
-
5田麦久,于仙贵,万德光,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28-41.
-
6余建勋.散手的素质训练[J].中华武术,1994(1):27-30. 被引量:1
-
7张瑾瑜,马威.浅谈高校开设拳击散打课中武德教育的必要性[J].民营科技,2010(2):68-68. 被引量:2
-
8竺国飞.浅论搏击散打的基本要领[J].浙江体育科学,1990,0(2):25-26. 被引量:2
-
9徐诚堂,贾月国.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暂停”比赛现象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2,33(2):53-57. 被引量:1
-
10马广卫.散打与拳击技术风格比较下的散打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223-2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
-
1毛浓选.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中外运动员的技战术对比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4(4):52-55. 被引量:1
-
2路光,金玉柱.我国优秀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70-73. 被引量:2
-
3金玉柱,李丽.我国优秀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129-131. 被引量:1
-
4陈作珺.湖北省青少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控指标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1):69-71. 被引量:3
-
5尹廷玉,耿艳芳.后冲拳技术在散手比赛中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7(2):51-52. 被引量:2
-
6蔡月飞.探究如何构建我国中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J].价值工程,2012,31(36):269-271.
-
7文铁豹.散打项目身体素质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综述[J].魅力中国,2014(15):241-241.
-
8陈伟忠.高中生拳击教学与训练[J].拳击与格斗,2023(20):28-30.
-
1闫帅.训练你的左手[J].NBA特刊,2011(10):66-69.
-
2易钦仁.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370-373. 被引量:16
-
3艾吉斯.世界赛马之最[J].体育博览,2002(5):30-30.
-
4秦子来.论木兰拳的现状与发展走向[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02-403. 被引量:2
-
5贝丽斯.罗迪克:完美的阿Q[J].网球大师,2009,0(15):18-18.
-
6贝丽斯.罗迪克:完美的阿Q[J].网球大师,2009(16):17-17.
-
7西岳,王鹏.奇才张根学[J].拳击与格斗,2006,0(10):76-77.
-
8影子.脱衣扑克赛,有胆你就来![J].体育博览,2008,0(9):76-77.
-
9本月赛程[J].网球大师,2009(14):144-144.
-
10王岗,郭海洲.武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6.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