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
被引量:
6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 ,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改革虽然锻炼了他们的心理品质 ,但也容易造成他们心理发育不良的后果。考试作弊心理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
作者
陈玉英
机构地区
辽宁工学院
出处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
作弊心理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7
1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2
高丽.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9(4):81-83.
被引量:2
3
孙银莲.大学生请人替考心理透视.中国教育新理论,2004,.
4
Agresti,Alan,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1990,New York,Weley.
5
Agresti,Alan,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M].1990,New York,Weley.
6
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
李明国.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探索[J]
.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4-56.
被引量:3
8
张利民,刘丽宏.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对策[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6):88-90.
被引量:6
9
郑军,马伊梅.
大中专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0(5):37-38.
被引量:4
10
池建淮,万毅.
高校学生考试舞弊心理及对策[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28-3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缪瑾 ,缪柏其 ,戴小莉 .
学生作弊因素的统计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4(4):43-47.
被引量:5
2
缪瑾,缪柏其,戴小莉.
作弊因素的统计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3):69-75.
被引量:2
3
郭颖杰.
从学生本位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与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54-55.
被引量:2
4
顾昊.
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深层剖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3):164-166.
被引量:1
5
汤小红,孙银莲,邓健.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92-93.
被引量:1
6
苏甫林,张金名,梁春菊.
从心理角度去看学生作弊[J]
.考试周刊,2007(24):8-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左树强.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探究及预防对策[J]
.理论界,2007(5):137-138.
被引量:4
2
缪柏其,韦剑,宋卫国,谭常春.
林火数据的Logistic和零膨胀Poisson(ZIP)回归模型[J]
.火灾科学,2008,17(3):143-149.
被引量:15
3
洪倩,杨优,王飞,王向国.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77-77.
被引量:6
4
郭颖杰.
从学生本位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与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4):54-55.
被引量:2
5
乔勇亮.
高中生考试作弊成因探析[J]
.考试周刊,2009(36):12-13.
6
印小玲.
剖析三本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诱因及治理措施——以燕大里仁学院为例[J]
.新西部(理论版),2010(5):180-180.
被引量:3
7
何彤.
高校生考试作弊的利益博弈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08-111.
被引量:2
8
邹芳芳.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世纪桥,2012(9):100-101.
9
尹剑,陆程敏,杨贵军.
判别分析与Logistic回归组合分类[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2):256-265.
被引量:18
10
李华,刘瑞新.
高校大学生期末课程考试作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9):77-78.
1
陈华,武佳,覃庆国.
我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分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1):54-55.
被引量:3
2
任慧英,张英.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81-82.
被引量:30
3
冯雪飞,王欢,塔树强.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对策[J]
.商情,2015,0(9):1-1.
4
谢文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
.湖北招生考试,2007(8):56-58.
被引量:5
5
马国德.
中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种种及正确引导[J]
.青海教育,1996(10):18-18.
6
王庆生,尚璇.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探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9):75-77.
被引量:3
7
苏甫林,张金名,梁春菊.
从心理角度去看学生作弊[J]
.考试周刊,2007(24):8-9.
被引量:2
8
夏海炜.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对策分析[J]
.文教资料,2007(27):182-183.
被引量:3
9
贾玉霞,姬建锋.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88-90.
被引量:3
10
杨鲜枝.
对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分析[J]
.内蒙古教育,2007(6):9-11.
被引量:1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