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身份·地位·等级——少数民族服饰与社会规则秩序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甚于此,恩斯特·卡西尔为他的全部文化哲学提供了一个中轴,这就是: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正是在这样逻辑起点上,作者将少数民族服饰与人生礼仪、与族群成员社会化的过程,都视为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通过服饰这种符号活动和符号思维,进而使服饰符号达到一种综合效应,呈现出多重动因结构和象征意义,隐含着社会的秩序与法则,透露出诸多的非语言代码信息。文章立足于符号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从少数民族服饰向心排异的族徽功能、社会角色标识作用、社会身分信息、地位等级象征四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阐释,指出了它们在特定族群文化体系中的价值,并得出了少数民族社会的礼法体制,很大程度上得促于人们的服饰穿着规则的结论。
作者 杨国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0年第4期20-26,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Art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6

  • 1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2
  • 2李艳华.论当代撒尼人的族群认同变迁——对云南省石林县一个彝汉杂居村落的个案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6):93-98. 被引量:5
  • 3陈国验.《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 4[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页.
  • 5北京民族文化宫编写组.《中国苗族服饰》,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6页.
  • 6[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508页.
  • 7罗金荣.《昌宁苗族服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年,第 332-338 页.
  • 8马戎.《社会民族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2页.
  • 9马戌.《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 10[美]斯蒂文.郝瑞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4页.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