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娇红记》新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末盂称舜的《娇红记》曾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又曾—度备受关注,盛誉如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娇红记》作了重新探讨:高度肯定了它在爱情关系上的创新和心理描写上的成就,分析了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及其时代原因,并从戏曲史的角度评析了《娇红记》在科介方面的贡献,力图给该剧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作者
郑尚宪
张冬菜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6,共5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古典悲剧
孟称舜
《娇红记》
分类号
J809.249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王国维撰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M].
同被引文献
16
1
郭迎晖.
论孟称舜《娇红记》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100-102.
被引量:1
2
谢伏琛.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补遗[J]
.文献,1983(2):41-45.
被引量:1
3
庞越.
《娇红记》的舞台性[J]
.四川戏剧,1997(6):41-45.
被引量:2
4
武影.
《娇红记》:小说与戏曲辨[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4):63-67.
被引量:5
5
王颖.
《娇红记》的美学特征及文化探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67-70.
被引量:6
6
李伟.
从《娇红记》看孟称舜的情爱观[J]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47-49.
被引量:2
7
周潇,刘畅.
崔莺莺、杜丽娘和王娇娘之爱情观及文化意义[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340-345.
被引量:2
8
赖利明.飞红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65-68.
9
赖利明.飞红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
10
李梦生.
对孟称舜《娇红记》的重新剖析[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1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武影.
《娇红记》:小说与戏曲辨[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4):63-67.
被引量:5
2
陈静芳.
《娇红记》叙事艺术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0):44-47.
被引量:1
3
吕文娟.
80年代以来的孟称舜《娇红记》研究综述[J]
.考试周刊,2008,0(26):206-207.
被引量:1
4
王军明.
《娇红记》在清代的传播[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6):29-3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罗兵红.
从时间叙事看《娇红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76-78.
2
刘品品.
孟称舜《娇红记》的叙事特征[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5):55-58.
3
吕文娟.
80年代以来的孟称舜《娇红记》研究综述[J]
.考试周刊,2008,0(26):206-207.
被引量:1
4
李春艳.
《娇红记》:戏曲与小说人物形象之比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47-148.
5
丁凤珠.
浅论《娇红记》的诗词运用[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52-54.
6
黄茜子,强伟.
明破朱陈,暗结秦晋——论《遇合奇缘记》之“延宕”叙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7):173-175.
7
李欣鑫.
戏曲《娇红记》的继承与发展——与小说版之比较[J]
.太原大学学报,2016,17(2):50-54.
被引量:1
1
孙丹妍.
陈洪绶与晚明曲家[J]
.上海文博论丛,2008(4):29-35.
被引量:1
2
王永恩.
笃于其性,发于其情——试论孟称舜的真情观[J]
.戏曲艺术,2001,22(1):42-49.
3
庞越.
《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J]
.四川戏剧,1997(1):19-22.
4
高小健.
《夜宴》因人物而娱乐[J]
.文化月刊,2006,0(11):16-17.
5
马衍.
论孟称舜戏曲创作与其戏曲理论的关系[J]
.艺术百家,2001,17(4):60-64.
被引量:2
6
王颖.
从《娇红记》的审美倾向看元代戏曲对小说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58-62.
7
董捷.
陈老莲“莺莺像”新考[J]
.新美术,2013,34(9):79-85.
被引量:1
8
张晓铃.
莆仙戏曲旦角舞蹈表演的审美特征[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7(4):93-95.
被引量:4
9
王卫民.
吴梅先生剧作考辨[J]
.艺术百家,1992,8(2):81-86.
被引量:1
10
周宁.
话语类型与情节结构[J]
.艺术百家,1993,9(2):16-23.
被引量:2
艺术百家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