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与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 ,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源头 ,也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集中体现。“观”体现了身体与自然的联系 ,“以物观物”意味着视觉的游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观察者这样一个中心的潜隐 ,意味着对个人情感的排除 ,对自然本身状态最大程度的亲近。王国维以“以物观物”对中国的抒情诗进行了现代阐释 ,他并没有排除情感之于文学的基质性意义 ;控以来 ,正是王国维开始以现代性的眼光对传统的文学概念进行了改造。叶维廉以“以和观物”阐释中国的山水诗 ,从比较诗学的高度强调中西观物程序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 ,给这一命题赋予了新的内涵。
作者 闫月珍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邵子全书》卷之二[M].,..
  • 2钱钟书.《通感》[A]..《钱钟书论学文选》卷六[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第100页.
  •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 4梅落·庞蒂 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碚,2001年.第261页.
  • 5郑毓瑜.《观看与存有——试论六朝由人伦品鉴至于山水诗的寓目美学观》[A].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编.《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论文集》[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第242页.
  • 6黄维.《中国古典文论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 7王国维.《文学小言》[M].,..
  • 8《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J].《河南》,1908,(4).
  • 9叶维廉.《现象·经验·表现》[A]..《叶维廉文集》卷一[C].,.第326页.
  • 10梅洛·庞蒂 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13页.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