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 ,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源头 ,也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集中体现。“观”体现了身体与自然的联系 ,“以物观物”意味着视觉的游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观察者这样一个中心的潜隐 ,意味着对个人情感的排除 ,对自然本身状态最大程度的亲近。王国维以“以物观物”对中国的抒情诗进行了现代阐释 ,他并没有排除情感之于文学的基质性意义 ;控以来 ,正是王国维开始以现代性的眼光对传统的文学概念进行了改造。叶维廉以“以和观物”阐释中国的山水诗 ,从比较诗学的高度强调中西观物程序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 ,给这一命题赋予了新的内涵。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