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质高产抗病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糯玉米虽然起源于我国,资源丰富,但由于对它的研究不够,能在生产上应用的高产糯玉米杂交种极为贫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上的需要.因此,利用遗传育种途径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糯玉米杂交种,是玉米育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1982年起我们着手选育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至今已育成4个优良自交系。
作者
贾世锋
郭庆法
许金芳
刘治先
机构地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3期26-26,共1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糯玉米
玉米
抗病
品种
杂交
选育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6
1
毛盛贤,刘来福,黄远樟,冯新芹.
冬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J]
.遗传,1979(5):26-30.
被引量:70
2
谢孝颐,石明亮,蒋林,黄晓兰.
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苏玉(糯)1号[J]
.作物品种资源,1993(2):42-43.
被引量:1
3
彭传新,郭介华.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差异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8(04).
4
刘垂玗,刘来福.多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数据结构[J]遗传,1985(04).
5
甘信民,王在序,顾淑嫒,曹玉良.花生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1985(06).
6
刘来福.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J]遗传学报,1979(03).
引证文献
1
1
傅同良.
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主成分和距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5):46-53.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柴永红.
关于股票二级市场系统风险的定性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S1):103-104.
2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563-566.
被引量:21
3
赵则海,祖元刚,唐中华,曹建国.
甘草生活史型的划分[J]
.生态学报,2005,25(9):2341-2346.
被引量:5
4
邹小云,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用遗传距离划分籼型水稻优势生态型[J]
.杂交水稻,2006,21(2):60-63.
5
吴高岭,徐尚忠.
玉米品种资源的数值分类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6):503-508.
被引量:2
6
蔚荣海,韩蕾,王玉兰,孙艳.
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分析及类群鉴定[J]
.玉米科学,2006,14(3):10-12.
被引量:13
7
刘玉爱,侯建华,高志军,周伟.
玉米引种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2):16-18.
被引量:44
8
唐中华,郭晓瑞,张学科,高扬,祖元刚,杨蕾,杨逢建,张衷华.
刈割对栽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生活史型转变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12):4045-4049.
被引量:5
9
刘永莉,刘翘,孙冲霞.
大白菜主要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吉林蔬菜,2007(3):73-75.
被引量:12
10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93-197.
被引量:20
1
朱仁武,赵雄成.
2014年和县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29-30.
被引量:5
2
胡学应,骆南煌.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特籼占25[J]
.广东农业科学,2000,27(3):4-5.
3
黄志勇,费跃.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9号[J]
.江西棉花,2002,24(4):25-26.
4
范文兴.
Ⅱ优851在武夷山作双季晚稻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1):30-31.
5
吉荣龙,黄志勇,郭长佐,费跃,顾克余,李春宏,崔必波.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9号[J]
.江苏农业学报,2002,18(3):192-192.
6
宋继娟,柳金来,周柏明,崔明元,刘荣清,于光磊.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通丰13号[J]
.中国种业,2009(5):62-62.
7
李永洪,谢戎,李乾平,唐春,刘成元.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1):8-11.
被引量:12
8
陆虎华,彭长俊,孙权星,陈小晖,杨水英.
提高糯玉米制种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J]
.上海农业科技,2005(6):69-69.
被引量:1
9
兰兴庆,苏秋芹,童川拉.
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及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2):211-213.
被引量:1
10
许金芳,贾世锋,郭庆法,刘治先,汪黎明.
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3):11-13.
被引量:8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