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4
-
1田启波.发展理论史上的里程碑——邓小平的发展哲学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75-78. 被引量:1
-
2张镇寰,何锡华.邓小平理论中的哲学思维[J].学术探索,2001(z1):113-114. 被引量:1
-
3翁世盛.论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基本特点[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8):28-33. 被引量:1
-
4李勇.实践·认识·价值·自由——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意义[J].理论前沿,2002(11):26-28. 被引量:2
-
5刘普生.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三层结构[J].理论视野,2004(5):34-36. 被引量:1
-
6侯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形成过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5(4):5-9. 被引量:8
-
7谢龙.邓小平理论对哲学思维模式的创新[J].阵地与熔炉,2000(6):21-24. 被引量:1
-
8张觉力.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哲学基础[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4. 被引量:2
-
9陈芳.论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4):92-95. 被引量:1
-
10赵红珍.“科学发展观”: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发展观的演进和升华[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8):6-8. 被引量:4
-
1邓献仁.哲学素质是提高素质干部队伍必备的基本素质[J].大特区党风,2003(6):6-7.
-
2孟波.中国人都是哲学家[J].东西南北,2002,0(4):26-26.
-
3于清河,林红霞.哲学素质是高素质干部队伍必备的基本素质[J].理论界,2002(5):17-17.
-
4孟波.每个人都是哲学家[J].南风窗,1999,0(10):23-23.
-
5赵凤岐.对一般与个别辩证法的深刻阐发——艾思奇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J].现代哲学,1986(4):29-33. 被引量:1
-
6王世涛.提高领导干部的哲学素质[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0(2):44-45. 被引量:1
-
7杜斌.继续解放思想 推动科学发展[J].华北金融,2008(12).
-
8邹春根.素质企业法律顾问执业的生命[J].供电企业管理研究,2001(6):43-44.
-
9胡永中.论司法干警的哲学素质[J].中国监狱学刊,2002,17(2):90-92.
-
10宫留记.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J].兰州学刊,2006(9):13-1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