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西方哲学释《古诗十九首》之生命意蕴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6,共5页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1
-
1[法]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 著,陈宣良等.存在与虚无[M]三联书店,1987.
-
1李维鼎.“逃跑者”的“自审”与“自恋”——冷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106-113. 被引量:5
-
2何云贵.论老舍的生命悲剧意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46-49. 被引量:4
-
3沈天鸿.言不尽意,立象有味[J].安徽文学,2015,0(9):143-143.
-
4赵凌志.生态家园的守护者:尤今·奥尼尔剧作生态观研究[J].戏剧文学,2017,0(3):115-120. 被引量:1
-
5于春永.书是有生命的[J].成功之路,2011(4):40-41.
-
6一凡.书的生命[J].中国职工教育,2013(5):78-78.
-
7周远喜.感受生活中的诗意[J].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2009(6):11-12.
-
8汪堂家.“人诗意地栖居”——读海德格尔《诗·语言·思》[J].当代青年研究,1990(3):15-17. 被引量:1
-
9滕玮.北国之秋何以“特别”?——郁达夫《故都的秋》与作家生命情绪的映射[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9):77-78. 被引量:3
-
10田劲松.论《史记》生命主题的表现形式[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0(1):5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