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2001年第1期23-23,共1页
International Talent
同被引文献16
-
1苏堪宇.生本课程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95-96. 被引量:2
-
2李华,蒋华林.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4):46-47. 被引量:23
-
3严艳.课程生本化:基于反思的诉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23(4):76-76. 被引量:2
-
4刘益民等.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52.
-
5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冷门专业更容易找工作[EB/OL].http://biz.cn.yahoo.com/060716/38/i7rq.html
-
6刘兰明.应建设没有围墙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必须面向市场[N].中国青年报,2008-6-2.
-
7陈敏等.宁波市开建十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6-02-21/07568263307s.shtml.
-
8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D].宁大政[2007]99号.
-
9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10游富相.从供需错位现象反思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33-34. 被引量:20
-
1李晨.科技创新应用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190-190.
-
2刘建波.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J].才智,2012,0(6):94-94. 被引量:2
-
3顾绍荣.《资本论》中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13(1):2-6.
-
4肖戈.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1981(3):22-24.
-
5阎国安.现代科技与调查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3):42-44.
-
6赵建文.科学技术的一般特点及其向唯物史观所提出的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75-81.
-
7西北工业大学[J].陕西教育(综合版),2008(12).
-
8李英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94-94.
-
9创品牌 填空白——莘塍实验小学[J].少先队活动,2010(19):20-20.
-
10杨小君.试论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8,11(2):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