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期马克思的法学思想——解读《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被引量:
1
Mark's juristical thinking in his earlier perio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期的马克思只是从法学和伦理的角度来分析物质利益关系, 不过他从自然法入手, 首先确立了他的人权观念, 即社会及其法律应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平等权以及人的尊严和自由; 同时, 分析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辩证关系, 认为程序法对维护物质利益具有特有的价值。这对今天也有明晰的启示: 法院不应成为自身利益的立法者; 任期应有法律保障; 法律也应伦理化。
作者
韩红俊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Hennan Business College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
法学思想
人权
物质利益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9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2
吴晓明.
“理性的法”和“私人利益”──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所面临的物质利益难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5):35-42.
被引量:11
3
科尔纽著《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第419页.
共引文献
598
1
方博.
私人所有权与社会结构不正义——以“林木盗窃法问题”为例[J]
.哲学研究,2021(3):16-25.
被引量:6
2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3
赖金良.
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J]
.人文杂志,2004(4):16-23.
被引量:4
4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5
沈长云.
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6-11.
被引量:6
6
郭小凌.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12-21.
被引量:8
7
隽鸿飞.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J]
.史学理论研究,2004(3):20-28.
被引量:5
8
严存生.
法的生成的几个问题[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1):27-32.
被引量:6
9
李建国,郭永虎.
毛泽东艺术美论新探[J]
.艺术百家,2004,20(4):56-57.
10
齐玉琳.
简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
.探索,2002(1):76-78.
同被引文献
13
1
王志军.
论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J]
.世界宗教研究,2008(1):1-10.
被引量:7
2
万斌,金利安.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兴起与宗教改革互动关系的基本论述[J]
.浙江社会科学,2006(1):134-137.
被引量:7
3
李可.
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主要分析对象[J]
.法商研究,2006,23(2):92-99.
被引量:5
4
孙启亮,刘强.
发展与现代性:习惯权利新探[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1):68-71.
被引量:1
5
蔺运珍.
略论马克思国际法思想的萌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3.
被引量:1
6
张镭,廖颖.
习惯及其本质的科学解读——重读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1-45.
被引量:3
7
李晖.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主要思想[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1):283-284.
被引量:2
8
康超,肖堂武,孟萍.
浅析马克思的产权正义原则——重读《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J]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1):67-70.
被引量:2
9
王东,贾向云.
从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谈马克思传记理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3(4):50-54.
被引量:5
10
赵林.
基督教信仰与乌托邦的变迁[J]
.社会科学战线,2012(3):27-3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徐世强.
从“穷人的习惯法”管窥青年马克思宗教思想观念之剧变[J]
.宗教学研究,2013(3):260-264.
1
蒋德海.
马克思对法的阶级性的理解[J]
.探索与争鸣,1991(5):27-31.
2
翟峰.
毛泽东法学思想的现实意义[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2):94-96.
被引量:1
3
汪荣高.
试析理想与利益之关系[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7(3):47-48.
4
蒋维兵.
利益与公共权力的博弈——基于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2):29-32.
被引量:2
5
孙清彬.
具体方法的理论是毛泽东方法学思想的主体[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8(3):55-55.
6
袁春剑.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4):15-19.
7
康超,肖堂武,孟萍.
浅析马克思的产权正义原则——重读《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J]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1):67-70.
被引量:2
8
炎冰,熊一.
利益魔咒下法律正义的虚假本体——重读马克思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4):7-13 89.
被引量:6
9
王晓斌,方乐.
邓小平法学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J]
.学理论,2011(35):4-5.
10
李晓凤,高壮伟.
浅析《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自由思想[J]
.成功,2011(23):42-42.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