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客体观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肯定了在主体客体问题上有其本体论的前提 ,阐明了主体客体同哲学基本问题的有机联系 ,评析了柏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在主体客体上的各自观点 ,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客体观的正确结论。
作者
王铁丰
辛艺玲
机构地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
客体
本体论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6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
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共引文献
361
1
马渤.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5):42-45.
2
刘晓春.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与内涵[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64-68.
被引量:1
3
窦炎国.
伦理学的对象问题[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2):13-17.
被引量:4
4
刘洪寅.
全球社会主义:马克思视域中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6(4):104-107.
被引量:1
5
王作印.
马克思与黑格尔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观比较及其启示[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6(5):1-4.
6
孙继军.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6(5):107-110.
被引量:1
7
朱康有,吴文新.
试析马克思“人的科学”的深刻内涵[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3):17-19.
8
胡正昌.
司法权威的道德文化属性及其作用[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39-42.
被引量:1
9
贾丽.
从程序正义看民事诉讼目的[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85-86.
10
刘晓春.
论政治文化概念的缘起与界定[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61-6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先治.
新中国基于会计的财务管理发展历程及改革探索[J]
.会计研究,2020(8):3-17.
被引量:16
2
王永生.
传统会计主体概念辨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1):9-10.
被引量:2
3
成瑞衍.
关于会计主体的辨析[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1995,22(Z1):108-110.
被引量:1
4
张建利.
会计主体假设的缺陷及改进建议[J]
.理论界,2005(2):200-200.
被引量:4
5
东北财经大学.何宏.硕士论文.明清时期晋商经营机制的分析及启示[A].
6
何宏朋.清时期晋商经营机制的分析及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06.
7
王军.
会当学哲学 一览明方向——让会计在哲学的意境中升华[J]
.会计研究,2007(12):3-14.
被引量:12
8
郭沛.
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0(4):101-103.
被引量:8
9
杨涛.
“校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校本培训[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2):199-200.
被引量:2
10
范晓华.
关于会计主体假设的若干思考[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60-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王春玲,周颖.
基于晋商文化的山西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再构建[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46-47.
2
王春玲.
基于晋商文化的山西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再构建[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73-74.
3
袁小梅.
论培训主体视域下校本培训的管理策略[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0):59-60.
4
朱相莉.
略论应急能力研究[J]
.才智,2014,0(31):372-374.
5
韩正民.
“会计主体”与“会计客体”概念辨析[J]
.财会学习,2017(18):92-92.
6
陈顺达.
村民委员会的会计主体资格确认及会计标准选择[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3,41(5):123-130.
1
那薇.
道家的“藏天下于天下”和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J]
.哲学研究,2003(9):68-73.
2
陈长畅.
深化主体客体的研究是认识论发展的趋势[J]
.现代哲学,1989(2):32-35.
3
连墨,林.
主、客体问题是现代认识论的基本矛盾[J]
.北方论丛,1983,0(5):18-19.
4
韩超.
思必出位 行必素位——领导干部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J]
.领导科学,2014(23):25-26.
5
许凯.
主体能力的内在结构及其形成机制[J]
.学习与实践,1992(8):57-59.
6
李林.
简论哲学基本问题与历史主体客体问题的关系[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3):10-13.
7
王锐生.
关于历史过程主客体的几个问题[J]
.哲学动态,1987(9):4-6.
8
张先贤.
主体客体关象问题应该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组成部分[J]
.现代哲学,1991(3):5-7.
9
吕国忱.
实践三要素及其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2004(1):10-15.
被引量:2
10
赵凤平.
关于真理客体问题探析[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50-55.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