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同被引文献29
-
1郎伟.“西海固”之子和他的小说世界——石舒清小说创作散论[J].民族文学,2000(10):86-92. 被引量:2
-
2南帆.论文学批评的功能[J].东南学术,1999(1):82-90. 被引量:13
-
3李庆西.论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J].文学评论,1985(5):14-21. 被引量:4
-
4刘建军.为什么必须重视现实主义传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8(4):20-30. 被引量:2
-
5石舒清.随笔两则(代创作谈)[J].朔方,1997,0(4):20-20. 被引量:1
-
6郎伟.新世纪前后宁夏长篇小说创作状况考察[J].朔方,2013,0(Z1):257-263. 被引量:1
-
7达吾.发现不屈不挠的激情——石舒清小说印象[J].小说评论,2005(1):68-70. 被引量:5
-
8郎伟,马梅萍,杨慧娟.2005年度中国回族文学创作述评[J].回族文学,2006(2):65-71. 被引量:2
-
9郎伟,李进祥.以悲悯之心感受和描写世界——回族小说家李进祥访谈录[J].回族文学,2006(4):68-72. 被引量:7
-
10孙健敏.宁夏青年作家群受到文学界关注[N].文汇报,2002-06-07.
引证文献6
-
1金春平.底层观照 宗教救赎[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46-149. 被引量:2
-
2魏兰.宁夏“城市文学”缺失现象浅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5):118-121. 被引量:3
-
3吕豪爽.执着于一方水土的故乡守望者——石舒清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6-151. 被引量:1
-
4李曙豪.先锋小说与中国小说的“西化”[J].韶关学院学报,2011,32(5):51-53.
-
5郎伟.巨大的翅膀和可能的高度——“宁夏青年作家群”的创作困扰[J].宁夏社会科学,2017(3):240-246. 被引量:1
-
6许峰.40年砥砺前行: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批评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5):25-31.
二级引证文献6
-
1金春平.底层观照 宗教救赎[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46-149. 被引量:2
-
2赵双花.新时期城市文学“现代性”内涵的变迁——以小说创作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2-77. 被引量:3
-
3林瑞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评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3,31(6):74-80. 被引量:7
-
4翟崇光.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宗教研究史述评[J].阿来研究,2018(1):170-192.
-
5马志敬.浅谈西海固作家笔下的回族男性——主要以石舒清、古原作家为主[J].青年时代,2016,0(15):15-15.
-
6许峰.40年砥砺前行:新时期以来宁夏文学批评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5):25-31.
-
1郎伟.偏远的宁夏与渐在气候的“宁军”[J].朔方,2009(5):52-57.
-
2张鹏.“宁军”走向中国文学前台[J].朔方,2006,0(Z1):159-160.
-
3郎伟.偏远的宁夏与渐成气候的“宁军”[J].朔方,2006,0(2):66-70.
-
4余一鸣.闪电(短篇小说)[J].创作与评论,2014(11):60-67.
-
5刘枢尧.老陈和他的古县衙[J].民间文学(故事),2007,0(4):40-42.
-
6刘迪.中国宝贝[J].小说界,2009(2):4-93.
-
7周蓬华,赵密珍.浅论邢台文学与邢台的精神文明建设[J].邢台学院学报,2011,26(3):30-32.
-
8宁军.变奏[J].安徽消防,1996(10):7-7.
-
9宁军,张少鹏,倪国红.我要从南走到北[J].安徽消防,2000(2):6-7.
-
10金鑫.范仲淹事关忧患的鹤鸣[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0(12):3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