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意境——论中西文学的不同审美追求
被引量:11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共7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18
-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54页.
-
2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页.
-
3《庄子集解》,《诸子集成》本,第215、168、19页.
-
4《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0年,第141,143,141,206,202,197,7,200页.
-
5《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本,第14、17、9、35、45页.
-
6惠能.《六祖坛经》,《中国佛禅文化名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00页.
-
7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8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页,第10页,第13、15页.
-
9《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2年,第609,609页.
-
10《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97年,第212,606页.
共引文献81
-
1车玉玲.意义世界的消解与重建——科学时代的形而上学[J].江海学刊,2004(4):47-52. 被引量:2
-
2黄凯旋.存在论视域中的价值定义[J].现代哲学,2001(4):50-53. 被引量:3
-
3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J].学术月刊,2001,33(10):16-23. 被引量:10
-
4储昭华.自由的敞开与权利的“延异”——海德格尔的自由观及其启示意义[J].浙江学刊,2004(6):93-98. 被引量:3
-
5王庆丰.存在的澄明与人类的解放——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之比较[J].天津社会科学,2004(6):24-28. 被引量:2
-
6杨国荣.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内在视域[J].学术月刊,2004,36(12):19-26. 被引量:5
-
7陈吉猛.存在的二重区分与存在问题的分裂——源自海德格尔思想的一种臆说[J].贵州社会科学,2005(1):51-53. 被引量:4
-
8张廷国.重建“自然的形而上学”——试论现象学的自然观[J].哲学研究,2002(10):49-56.
-
9高万云.钱钟书的修辞观[J].修辞学习,2002(5):4-5.
-
10张旭春.再论浪漫主义与现代性[J].文艺研究,2002(2):12-21.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58
-
1胡元坎.意境新论[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9-32. 被引量:1
-
2王建珍.论意境研究在现代的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6-80. 被引量:2
-
3古风.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8(3):171-183. 被引量:20
-
4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61
-
5张永祎.论意境的美学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6(1):71-76. 被引量:2
-
6潘世秀.意境说的形成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3(2):63-71. 被引量:3
-
7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1(1):235-249. 被引量:4
-
8袁行霈.论意境[J].文学评论,1980(4):134-142. 被引量:28
-
9王振铎.一个文艺学说的形成——从“境界”到“意境”[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4):62-70. 被引量:2
-
10李尚才.文学模式:重复与变异的统一[J].文艺理论研究,1992(5):43-4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1
-
1赵心宪,陈孝军.沈从文乡土小说模式的三种意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90-94. 被引量:2
-
2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12-25. 被引量:70
-
3王敦.张承志草原小说的审美追求——以《黑骏马》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146-149. 被引量:1
-
4曹佳想.中国服装文化的国际化[J].山东纺织经济,2011,28(4):5-7.
-
5曹佳想.服装设计中的意境创造[J].国际纺织导报,2011(7):59-60. 被引量:5
-
6陈晓鹏,韩枫.服装设计中的意境美解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4,31(1):63-64.
-
7李向兵,陈慧,王薏萍.DIY手绘在服饰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9):65-66. 被引量:3
-
8冀君瑞.论张承志《黑骏马》反映的民俗文化[J].北方文学(下),2018,0(1):59-59. 被引量:1
-
9王文哲.论中国古典悲剧与古希腊悲剧的差异[J].时代教育,2017,0(9):163-164.
-
10王汶成.全球化语境下的“意境”研究评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0-3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0
-
1张雨.新诗情境诗学的生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72-181.
-
2赵毅衡.从文艺功能论重谈“境界”[J].文学评论,2021(1):59-66. 被引量:9
-
3周兴陆.叔本华哲学的东方元素与王国维“境界”说的建构性[J].美学与艺术评论,2023(1):1-23.
-
4王世海.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67-91.
-
5刘影.浅谈服装艺术设计中手绘艺术的运用[J].美眉,2020(2):52-53.
-
6王俊云.艺术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科学,2018,0(5):238-238. 被引量:1
-
7覃新菊.沈从文之于“乡土”——兼谈乡土文学在当下的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14-18. 被引量:2
-
8韩经太,陶文鹏.中国诗学“意境”阐释的若干问题——与蒋寅先生再讨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6):75-87. 被引量:13
-
9景虹梅.意境的思想渊源及其美学构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1):84-91. 被引量:2
-
10杨矗.意境说的建构性阐释——兼与蒋寅商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3):64-74. 被引量:3
-
1李疆彤.论盖茨比的双重性格[J].柳州师专学报,2004,19(2):31-33. 被引量:2
-
2王燕芸,刘晨.风景这边独美——论《边城》的双重美学意蕴[J].文学界(理论版),2011(5):5-5. 被引量:2
-
3陈玲玲.试论《俄狄浦斯王》[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190-190.
-
4王晓君.析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实质[J].管理观察,2009(35):95-96.
-
5吴志专.一个关于梦的悲剧——评《推销员之死》[J].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13-114. 被引量:1
-
6向二兰.缅怀昨日,埋葬今朝——从埃米莉的悲剧人生谈起[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9(5):65-66. 被引量:1
-
7王辉,王克献.祥子与马丁——论小人物虚幻的成功之梦[J].韶关学院学报,2003,24(4):53-56.
-
8孙敏.过早凋零的野百合——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洛丽塔形象解读[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9):107-110. 被引量:5
-
9黄金碧.安娜和林黛玉[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3-37. 被引量:1
-
10王莞.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说的几种解释[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4):113-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