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译史研究 总结翻译经验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4,42,共4页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共引文献10
-
1孙会军,郑庆珠.也谈中国翻译学的建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2):69-73. 被引量:9
-
2赵红.《翻译批评论》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61-62.
-
3钟尚离.翻译研究领域里的文化研究现象调查——以国内期刊为样本的数据分析(1996-2004)[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52-54. 被引量:5
-
4刘祥清,晏小花.中国翻译的尴尬与翻译地位的提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00-102.
-
5张乐金,徐剑.《苔丝》两译本的译者风格对比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5):69-73. 被引量:4
-
6张柏然,张思洁.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38(4):87-94. 被引量:45
-
7高存.重译本多维度关系研究——以《老人与海》的译介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6):113-122. 被引量:8
-
8甘文平.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5):520-523. 被引量:11
-
9胡作友,王文君.关于《文心雕龙》英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34(4):78-84.
-
10于晓玲.我国翻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6~2015年)的统计与分析[J].学园,2017,0(17):129-130.
-
1刘胡英.传统译论分期新探[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0(2):31-33.
-
2易经.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J].外国语文,2014,30(4):183-187.
-
3穆雷.重视译史研究 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0(1):44-48. 被引量:57
-
4于岚.翻译方法与翻译艺术[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16(3):48-57. 被引量:4
-
5邵张旻子.开启中国口译史研究的新篇章——评龙惠珠博士的《中国古代译语人》[J].东方翻译,2015(2):88-91. 被引量:1
-
6孙海琳,杨自俭.关于译场职司的考辨[J].中国翻译,2007,28(3):35-38. 被引量:1
-
7孙海琳,杨自俭.关于译场职司的考辨[J].外语学刊,2007(4):95-99.
-
8胡孟浩.《中国译学理论史稿》序[J].外国语,1991,14(2):49-50.
-
9王改霞.张爱玲翻译文学的缺失与回归——以《老人与海》为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12Z):81-82.
-
10孙宇.探究英美文学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2):69-71.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