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重叠的修辞意义刍议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和修辞方式,存在于世界上多种语言之中,在汉语里又被称为重言、叠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重叠描声绘色、拟物状态的表达效果,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
作者
汪如东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共2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汉语
“重叠”
语法手段
修辞方式
“重言”
“叠字”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崔建新.
可重叠为AABB式的形容词的范围[J]
.世界汉语教学,1995,9(4):14-22.
被引量:32
2
刘丹青.
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J]
.语言研究,1986,6(1):7-28.
被引量:76
3
徐烈炯,邵敬敏.
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J]
.语言研究,1997(2):68-80.
被引量:40
4
张拱贵,王聚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共引文献
136
1
孟晓慧,徐新慧.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范围的变化——以“可可爱爱”为例[J]
.语言历史论丛,2023(1):98-111.
2
覃业位.
新兴动宾短语多重重叠式VVVO的句法语义结构[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114-131.
被引量:2
3
赵爱武.
湖北罗田方言的形容词附加式[J]
.中国方言学报,2022(1):204-210.
4
荣晶,丁崇明.
汉语方言名词构词法的选择与制约[J]
.中国方言学报,2019(1):152-168.
被引量:1
5
刘大伟.
汉语方言的名叠式小称[J]
.华中学术,2022(4):173-188.
6
李劲荣.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可重叠为AABB式的理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65-70.
被引量:6
7
任海波.
现代汉语AABB重叠式词构成基础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1(4):302-308.
被引量:26
8
蓝卡佳.
遵义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J]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22-25.
9
金英美.
从《杜诗谚解》看汉韩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时对比[J]
.南开语言学刊,2004(1):164-170.
被引量:1
10
李宇明.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1996,10(1):11-20.
被引量:194
同被引文献
20
1
邢红兵.
汉语词语重叠结构统计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32-37.
被引量:29
2
张敏.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97(2):37-45.
被引量:173
3
李宇明.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
.世界汉语教学,1996,10(1):11-20.
被引量:194
4
吴吟.
汉语重叠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0(3):28-33.
被引量:15
5
曲金.
名词是否能重叠[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129-129.
被引量:4
6
武小军.
川北方言“ABB”式叠字摹状与语义例释[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53-55.
被引量:3
7
谭伦华.
四川方言动词的重叠式[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63-66.
被引量:7
8
谢群霞.
成都方言名词重叠的类型、表义及成因[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4-96.
被引量:10
9
周文华.
与重叠相关的若干概念辨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4):46-47.
被引量:1
10
谢建红.
谈叠字的艺术魅力[J]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59-6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安国峰.
普通话单音节亲属称谓的用法[J]
.汉语学报,2009(3):82-84.
被引量:2
2
瞿桃.
四川方言叠字略谈[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6):126-126.
被引量:1
3
赵惠.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修辞效果[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4):47-48.
被引量:1
4
赵惠.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音乐美和情感美[J]
.中文信息,2013(4):47-47.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宋奇霞.
父母称呼性称谓单音节化调查研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9(1):45-48.
2
孟华男.
东北方言叠字词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10):118-121.
被引量:1
3
董雪松.
ABB式形容词主观化及其量级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3-118.
被引量:3
4
宁馨.
汉语亲属称谓“子弟”的泛化[J]
.安康学院学报,2016,28(4):73-78.
1
刘博,黄星.
汉语重叠英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2012(21):128-128.
2
粱义勇.
论汉语名词的重叠[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0(S2):340-340.
被引量:1
3
永祥.
辞格辨难例谈[J]
.当代修辞学,1986(6):50-52.
被引量:3
4
陆汉斌.
浅谈英语的隐喻修辞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2):204-206.
5
汪如东.
汉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1):30-33.
被引量:6
6
周孟战,张永发.
汉语副词重叠研究述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212-218.
被引量:3
7
曹保顺.
让语言之花悄然绽放[J]
.第二课堂(A),2009(9):34-38.
8
吴吟.
汉语重叠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0(3):28-33.
被引量:15
9
宋玉珂.
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58-65.
10
华玉明.
汉语重叠理据(一):重叠动因[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13-115.
被引量:8
修辞学习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