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Literature Talks
同被引文献11
-
1党子奇,常海波.意境与意象:文学形象二元理想形态的超越性[J].社科纵横,2007,22(11):114-116. 被引量:1
-
2彭甄.“人的魅力”:毁灭与重建──论肖洛霍夫悲剧创作的特质[J].国外文学,1995(3):86-89. 被引量:5
-
3黄宗广.艺术在超越意识中翱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3(4):76-79. 被引量:1
-
4肖四新.土地原型与恋土情结[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5,26(1):24-27. 被引量:1
-
5马晓翙.肖洛霍夫艺术描写管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2):73-75. 被引量:1
-
6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M],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06.
-
8陈雪军.超越与回归--意境的当代阐释[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4(2):48-51. 被引量:2
-
9季芳.景物审美意象的自由──论《静静的顿河》中景物形象的独立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5):15-18. 被引量:3
-
10姜岚.论葛利高里[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47-49. 被引量:2
-
1袁荻涌.鲁迅论苏联“同路人”作家[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2(3):57-60. 被引量:1
-
2陈维.鲁迅与受基督教影响的俄国“同路人”作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34(4):32-36. 被引量:1
-
3李春林.鲁迅与苏联“同路人”作家关系研究(三)[J].鲁迅研究月刊,2003(4):35-42. 被引量:2
-
4陈奇佳.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简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93-97. 被引量:1
-
5车成安.论前苏联20年代文学中的“同路人”现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6(4):23-29. 被引量:3
-
6徐改平.作为共产党同路人的鲁迅[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5):21-29. 被引量:3
-
7刘少勤.从鲁迅对同路人文学的翻译看鲁迅晚年的精神世界[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5-110.
-
8长堀祐造.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J].现代中文学刊,2011(3):82-91. 被引量:5
-
9李逸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背景探秘与主旨辨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2):69-73.
-
10赵歌东.瞿秋白对“同路人”的发现及其“鲁迅学”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10(12):40-4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