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或存在的承担与言说——王小妮写作的女性诗学意义
被引量:5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4期59-66,共8页
共引文献13
-
1孙桂荣.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面[J].扬子江(评论),2009(4):21-28.
-
2孙桂荣.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面[J].妇女研究论丛,2009(4):58-65.
-
3徐臻.对话性与批判性——论《危险的旅程》中的诗学理想[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3):133-139. 被引量:2
-
4李自雄.关于当代文学表达“中国经验”的一种反思[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4):125-129.
-
5郭瑛.余华小说《第七天》语言新特色——小说语言的“新闻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22(3):39-42. 被引量:2
-
6高蔚.张枣诗的诗意隐藏[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3):115-118. 被引量:1
-
7于川.试论张枣诗歌中词语的暧昧性——以《悠悠》为文本[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3):41-41. 被引量:1
-
8王凡.那逝去又复得的——张枣诗歌创作研究综述[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8):99-103.
-
9张润.传统与现代性:论《何人斯》中的互主体性写作[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7(9):124-126.
-
10亚思明.“现代性的追寻”--以“元诗”意义上的抒情“我”为中心的张枣诗学[J].当代作家评论,2020(3):199-20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0
-
1王光明.“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王小妮90年代以来的诗[J].诗潮,2004(2):8-9. 被引量:4
-
2陈仲义.从“人学”、“女权”中独立出来的特殊版本——女性诗学[J].山花,1996,0(4):69-75. 被引量:1
-
3严启刚,杨海燕.《启蒙的辩证法》和生态女性主义批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37-41. 被引量:12
-
4张峰.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42-45. 被引量:11
-
5谢鹏.从拉格比到大林园——《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女性与自然分离与结合的主题[J].温州大学学报,2004,17(5):52-57. 被引量:7
-
6胡艺珊.对于"人"的坚守——王小妮散文随笔系列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4(6):67-74. 被引量:2
-
7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24(1):135-140. 被引量:136
-
8沃尔夫冈.顾彬,赵洁.黑夜意识和女性的(自我)毁灭——评现代中国的黑暗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4):48-53. 被引量:25
-
9陈冠梅.论楚辞的夜、时间、命运意象[J].船山学刊,2007(1):135-138. 被引量:2
-
10王小妮.昕与诉说[M].福州:鹭江出版社,2006.
引证文献5
-
1胡艺珊.对于“人”的坚守——王小妮散文随笔系列解读[J].潍坊学院学报,2002,2(1):19-26.
-
2陈仲义.在转弯里滑翔的,是一只鸟的细目光——王小妮诗歌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5):84-89. 被引量:3
-
3刘涵华.王小妮散文思想意蕴简论[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4):19-23.
-
4邹璐,于亮.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接受[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3(3):87-90.
-
5牛艳莉.从“黑夜”到“白夜”——论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意识[J].当代作家评论,2019(1):181-186. 被引量:1
-
1茉莉.音乐会中的一声枪响[J].出版广角,2007(8):68-69.
-
2高丽华.从两性之间关系的探究审视王安忆的女性意识[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24-27. 被引量:1
-
3董蕾.论金宇澄《繁花》的传统性与先锋性[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29-33. 被引量:2
-
4於可训.九十年代:对当代文学史的挑战──兼论当代文学史的时间、空间与观念诸问题[J].文学评论,1995(2):42-49. 被引量:2
-
5张艳梅.生命的叹息与时代的旅痕[J].当代小说,2011(9):76-80.
-
6远人.中年与写作的开阔[J].湖南文学,2011,0(7X):4-4.
-
7陈忠玲.胡风的修辞与时间感[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12):66-68.
-
8谢尔盖.叶辛,粟周熊.过客[J].外国文学,1983(6):63-77.
-
9欧·尤内斯库,高兴.零碎的日记(节选)[J].新世纪文学选刊,2009(9):23-26.
-
10刘栋.“躯体写作”在女性诗学中的呈现[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1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