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海商法年刊》
1996年第1期267-279,共13页
Annual of China Maritime Law
同被引文献8
1 岳岩.试析ISM规则实施对船舶适航标准的影响[J]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7(1):61-75. 被引量:6
2 屈广清,刘萍.关于《海牙规则》第10条的理解和解释问题——兼论《海牙规则》在我国的适用[J] .河北法学,2005,23(10):75-77. 被引量:1
3 [4]William Tetley.海上货物索赔[M].张永坚,胡正良,傅廷中,等译.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343.
4 [2]Aleksander Walczak. The effect of human factor on the frequency of navigational accidents[ A]. Zhao J S. Maritime Collision and Prevention Proceedings [ C]. Dalian: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84-290.
5 朱曾杰.初评《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公约》[J] .中国远洋航务,2009(5):43-49. 被引量:4
6 郭萍,张文广.《鹿特丹规则》述评[J] .环球法律评论,2009,31(3):133-144. 被引量:20
7 张永坚.如何评价《鹿特丹规则》[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21(1):15-25. 被引量:9
8 蒋跃川,朱作贤.《鹿特丹规则》的立法特点及对其中涉及重大利益的几个问题的分析[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0,21(1):26-3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4
1 田田.试论我国海上承运人责任制度[J] .法学家,1999(1):120-127.
2 赵月林,胡正良.论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承运人责任、义务和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影响[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1-6. 被引量:17
3 南玉霞,张长青.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9(21):1-4.
4 赵月林,胡正良.我国《海商法》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的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8-12.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5
1 黄雅屏.试论“航海过失免责条款”之存废[J] .世界海运,2005,28(2):31-33. 被引量:3
2 高华.对海上承运人责任之归责原则的思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29-33. 被引量:3
3 杨洪.论海上货物运输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性质与功能[J] .中外法学,2007,19(4):487-497. 被引量:7
4 韩强.试论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J] .法制与经济,2008(7):51-53. 被引量:1
5 潘军.透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强制性与航海过失免责[J] .行政与法,2009(2):82-85. 被引量:1
6 马得懿.海上货物运输法理论流变的哲学回应(二)[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87-96.
7 张文洋.关于航海过失免责的再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9):201-202.
8 陈宪民.论国际海运公约承运人责任制度变革——兼评我国《海商法》承运人责任制度[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6):124-130. 被引量:7
9 吴煦,逯笑微.论航海过失免责之废除[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26. 被引量:2
10 胡晓雨.《鹿特丹规则》对海上保险及相关法律规则的影响[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1,22(3):21-26. 被引量:3
1 徐欣.论迟延交付的概念[J] .世界海运,2002,25(5):32-33. 被引量:7
2 蒋溢峰,张达军.论国际海上货运纠纷中经济损失的可赔性[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1,13(1):393-403.
3 姜敏.再谈我国《海商法》68条下的海上危险货物运输[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4-47.
4 曾小平.论提单持有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J] .交通企业管理,2005,20(12):33-34.
5 迟延交付的法律探讨[J] .水运文献信息,2003(4):25-25.
6 李敏峰.迟延交付的举证责任[J] .中国水运,2002(9):33-34. 被引量:1
7 王爱玲.我国《海商法》背景下FOB托运人相关法律问题探究[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6):107-111.
8 高岩.论汉堡规则承运人的责任基础——从海上货运公约的变化谈起[J] .中国商界,2009,0(9X):68-70.
9 王炳蔚.试述我国《海商法》托运人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21-24. 被引量:1
10 徐新铭.不同海运公约下承运人单位赔偿责任限额评析──兼评各国司法制度的差异对公约实施的影响[J]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8(1):234-24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