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68,共15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参考文献8
-
1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同年》诗注
-
2《孟子·滕文公下》篇,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
3张乘健.论《墨子》的“兼”[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7(3):325-332. 被引量:1
-
4.《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
5《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
6《贾宝玉大名考》,《红楼梦与佛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版
-
7孙诒让《墨子间诂》附录《墨子旧叙》,中华书局1986年2月版
-
8张惠言《书墨子经说解后》,《墨子间诂》附录《墨子旧叙》
共引文献27
-
1张立斌.“乐”的超越与“仁”爱之美——孔子美学的“类”觉醒本质探源[J].中国文化研究,2002(4):63-69. 被引量:2
-
2陈克艰.史汉历志初读[J].史林,2000(4):1-11.
-
3邓新文.中国现代学术规范之省思[J].中州学刊,2005(3):156-160. 被引量:1
-
4钱明.儒学“意”范畴与阳明学的“主意”话语[J].中国哲学史,2005(2):11-18. 被引量:6
-
5张艳清.天理与自然——宋儒境界中的儒道之辩[J].中国哲学史,2006(1):62-67.
-
6徐清祥.养生送死、内圣外王与事鬼神上帝——儒家人生哲学初探[J].哲学研究,2006(4):53-56. 被引量:1
-
7陈天林.中庸: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本精神[J].社会主义研究,2006(5):48-51. 被引量:9
-
8王桂波.《论语》之“道”与现代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4-6. 被引量:4
-
9李旭.德性的阶梯:试论古大学的格物修身之道[J].浙江学刊,2007(2):48-55.
-
10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2007(2):1-11.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21
-
1皮述民.《石头记》“无材补天”的影射意义——李鼎一生惭恨探微[J].红楼梦学刊,1999(1):138-153. 被引量:2
-
2顾宗达.《红楼梦》中的进口物品与对外贸易[J].红楼梦学刊,1984(4):325-338. 被引量:4
-
3黄龙.《红楼梦》中的基督教思想与活动──教士涉足大观园[J].东南文化,1999(4):53-59. 被引量:3
-
4黄龙.《红楼梦》中的外来文化[J].东南文化,1994(3):64-72. 被引量:3
-
5周汝昌.《红楼梦》与“情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3(1):67-78. 被引量:11
-
6白先勇.贾宝玉的俗缘:蒋玉菡与花袭人——兼论《红楼梦》的结局意义[J].红楼梦学刊,1990(1):95-104. 被引量:9
-
7陈辽.《红楼梦》:一部特殊的忏悔录[J].明清小说研究,1990(2):115-125. 被引量:1
-
8冯其庸.《论〈红楼梦〉的思想》自序[J].红楼梦学刊,2002(1):1-3. 被引量:3
-
9向彪.曹寅与西学的接触及其对曹雪芹的影响[J].红楼梦学刊,2002(2):315-324. 被引量:2
-
10马丁.贝内迪克特,吕同六.《红楼梦》意大利语版前言[J].红楼梦学刊,2000(3):278-28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
1张乃良.死亡恐惧的消解及其反英雄主义——贾宝玉论之四[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82-85. 被引量:1
-
2饶道庆.《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好色”比较——兼论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对两书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4(6):74-80. 被引量:4
-
3张志.“衔玉而诞”之内涵——论贾宝玉之“玉德”[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1):40-47. 被引量:6
-
4刘莹.试论贾宝玉、杜少卿对儒家仁者理想的回归[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21-25. 被引量:2
-
5张乃良.贾宝玉罪感心理的文化分析[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27(1):47-50. 被引量:1
-
6张娅丽.近十年薛宝钗研究述评[J].龙岩学院学报,2012,30(1):88-92. 被引量:2
-
7薛雨.语用视阈下薛宝钗形象新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4):35-37.
-
8赵培楠,丁亚平.《红楼梦》的新道德空间[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4(4):83-88.
-
9周冉,肖锦波,何花(指导).《红楼梦》与希腊神话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比研究[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11):78-81.
-
1万攀.说屈大均的“善变”[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3):48-52. 被引量:1
-
2田焱.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谈侠文化在唐以前的发展[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1):44-46. 被引量:4
-
3方白羽,董绍华.智枭17[墨家钜子之卷][J].今古传奇(武侠版),2012,0(1):108-151.
-
4郑春元.侠观念与诸家思想的关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11(3):35-39. 被引量:2
-
5黄水平,郭美玲.论曹雪芹的“异端”思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2):91-94.
-
6李怡.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关于那段历史的读书扎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31-34.
-
7马斗全.张慎言思想略论[J].晋阳学刊,1988(2):74-79.
-
8曹钰雯.薛宝钗形象中的墨家思想浅谈[J].青年时代,2015,0(18):6-6.
-
9王晓光.浅析薛宝钗形象中的墨家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8(2):30-41. 被引量:2
-
10于衍存,于春海.诸子散文思想透视[J].东疆学刊,1996,13(1):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