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 被引量:16

Image of the Chinese in Mainstream American Culture and the Writing of Chinese America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赛义德有关“东方主义”话语论述 ,对美国公众文化意识中的“华人形象”的产生过程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 ,其中包括华人劳工进入美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美国文学与公众媒介中有关华人的叙述。通过分析“华人形象”与华裔英语文学之间存在的抗衡及互动关系 ,从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角度描述了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生成及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指出在美国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华裔英语写作具有族裔政治的寓意 ,即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反话语”的对抗性写作。
作者 卫景宜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6,共9页 Foreign Literatur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页.
  • 2参见Amy Ling, "Reading Her/stories Against His/stories in Earl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n American Realism and the Canon ,eds. Tom Quirk and Gay Scharnhorst( New Yo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1994),72 页. 有关 Winifred Eaton 的著作目录统计,见Amy Ling,"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in Redefining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eds. A. C. V. Brown Rueff and Jerry W. Ward. Jr. (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356 页 .
  • 3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Country andMyPeople)1935年由美国John Day出版.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有关美国华裔写作的记载.
  • 4据1990年出版的<重新修订美国文学史>一书中美国华裔文学学者林英敏编写的"亚裔美国文学"部分的作品目录,林语堂在美国出版的三十余本著作仅收录了两本:<唐人街>(1948)和<京华烟云>(1939).40年代发表作品的美国华裔作家群主要由"贵族"型家庭背景的女作家构成,如林语堂的三个女儿,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Alfred Sze)的女儿等,详细情况参见Amy Ling,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 New York:Pergamon Press ,Inc., 1990),62- 3 页.
  • 5我的命运[J].国外文学,1998(3):121-126. 被引量:2
  • 61972年Kai-yu Hsu和Helen Dalubinskas编写的<亚裔美国作家>(Asian American Author,Houghton Miffin Company);1974年赵键秀、陈耀光、黄忠雄(Shawn Hsu Wong)和一名日裔作家(Lawson FusaoInada)编写的<哎呀!亚裔美国作家文选>(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New York:Anchor Books).
  • 7宋伟杰.迟到的悲歌——美国华(亚)裔英文戏剧一瞥[J].外国文学动态,1998(2):34-36. 被引量:1
  • 890年代发表作品的美国华裔作家不仅有老一代的赵键秀、黄忠雄、许耀光,以及新出道的作家谭恩美、李键孙(Gus Lee,1947-)、雷祖威(David Wong Louie,1955-),还有新露头角的作家伍慧敏(Fae Myenne Ng)和任碧莲(Gish Jen,1955-)等.详细情况参见黄秀玲的Reading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From Necessity ot Extravagance(Princestoi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3),3页;张子清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的论文<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
  • 9对此,国内学者宋伟杰也表达了相近的感受,他在<迟到的悲歌>一文谈及华裔英语文学在美国风靡一时的现象时说,"这群文化混血儿迟到的悲歌,即便有表层的欣快和狂欢,但其深藏的悲哀,悲凉乃至悲愤,却远远不是一时的畅销所补偿的"(参见注释7,34页).
  • 10[13]参见朱杰勤:<19世纪后期中国人在美国开发中的作用及处境>,载<华侨史论文集:2>,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1年版,2,4页.朱杰勒认为大批华人进入美国的时间是19世纪后期,但美国通行的说法是19世纪中期,从朱先生本人的研究数据看,也表明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是华人大批流入美国的时间.

同被引文献63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