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参考文献5
-
1《毛泽东选集》第1卷、2卷、3卷、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7-288页.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共引文献3368
-
1荣长海.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
2吴克峰.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
3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4蒋先进.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
5田克勤,韩广富.邓小平与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2004(4):13-17.
-
6石仑山.政治学视野中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4(4):3-7. 被引量:5
-
7徐利.坚持政治家办报 落实“三贴近”要求[J].新闻战线,2004(5):13-15. 被引量:3
-
8梁丽萍.政党行为与公民行为的双重建构: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4(4):19-22. 被引量:1
-
9牛亚君,丁德昌.试论党的执政为民本质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价值[J].江汉论坛,2004(8):49-51. 被引量:2
-
10萧君和.试论“以经济文化建设为中心”[J].江汉论坛,2004(8):57-59.
-
1刘永华,熊畅.正确把握三个文明的关系[J].党政干部论坛,2002(11):9-9.
-
2刘文新.论社会主义三大文明进步的推动力[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108-109.
-
3孙云.论马克思的文明观[J].求是学刊,1983,10(2):8-14.
-
4陈振锟.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J].学习论坛,2002,18(6):9-11.
-
5崔桂忠.延安精神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J].政工学刊,2008(9):50-51.
-
6邱守娟.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意义[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1):218-228.
-
7董进泉.当前历史科学迫切的理论问题——《历史问题》杂志编辑部的一次园桌会议[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6):39-42.
-
8柳佑,杨小岩.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1,35(4):16-23. 被引量:1
-
9陈辅逵.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10(2):32-35.
-
10常云峯.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0(1):97-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