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国会“台湾联线”个案研究
被引量:
10
A Case Study of the U.S. 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会联线是国会议员间的一种非正式组织。本文在对国会联线的起源、动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切身体验对2002年4月9日成立的台湾联线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该联线成立的国际、国内、台湾背景,以及联线的功能与目的。最后对台湾联线四位联席主席等主要成员对台政策和态度的异同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信强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3年第4期37-43,共7页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中国
台湾省
美国国会
国会议员
对台政策
成立
根据
主席
异同
背景
体验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18
1
傅高义.
美国人看美国、中国与世界[J]
.美国研究,2001,15(2):114-123.
被引量:9
2
卫灵.
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外交学院学报,2001(4):31-38.
被引量:8
3
刘永涛.
90年代美国国会与总统关系的变化及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J]
.太平洋学报,2001,9(3):61-69.
被引量:11
4
牛军.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一个历史的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05,13(2):31-42.
被引量:5
5
陈奕平.
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7-13.
被引量:4
6
孙哲,张春.
美国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构[J]
.台湾研究集刊,2005(1):24-32.
被引量:5
7
信强.
试论美国国会领袖对国会外交决策行为的影响[J]
.国际政治研究,2005,26(2):59-69.
被引量:3
8
贾妍,信强.
从“中国帮”到“台湾帮”:美国国会亲台议员与美台决策[J]
.太平洋学报,2005,13(5):35-46.
被引量:4
9
刘玉印.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回顾与浅析[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2):24-27.
被引量:6
10
马娟,王俊峰.
试析美国国会两院“台湾联线”[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104-10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陈奕平.
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7-13.
被引量:4
2
王俊峰,马娟.
浅析美国“台湾联线”的历史基础[J]
.国际论坛,2006,8(5):63-66.
被引量:2
3
孙哲,赵国军.
美国国会“中国连线”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46-53.
被引量:2
4
张光,刁大明.
美国国会“台湾连线”成员分布决定因素实证分析[J]
.台湾研究集刊,2009(3):1-10.
被引量:9
5
刁大明,张光.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议题连线构成动因的比较研究[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26(6):101-111.
被引量:1
6
邓小冬.
浅析冷战后美台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2):54-58.
被引量:1
7
刘永涛.
美国国会、总统和对华政策:若干变化、争论和议题[J]
.美国问题研究,2009(2):82-98.
被引量:1
8
信强.
美国国会亲台势力的回潮及其影响[J]
.现代国际关系,2019(7):1-9.
被引量:16
9
陈晓茹.
美国国会“中国工作组”[J]
.国际研究参考,2021(4):8-15.
被引量:3
10
冯峥.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
.现代台湾研究,2019,0(2):47-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马娟,王俊峰.
试析美国国会两院“台湾联线”[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104-108.
被引量:2
2
张光,刁大明.
美国国会“台湾连线”成员分布决定因素实证分析[J]
.台湾研究集刊,2009(3):1-10.
被引量:9
3
刁大明,张光.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议题连线构成动因的比较研究[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26(6):101-111.
被引量:1
4
张光,刁大明,袁婷.
美国国会议员访台现象研究(1997-2008)[J]
.当代亚太,2010(3):58-74.
被引量:4
5
刁大明.
2012年美国国会选举与新一届国会对华政策走向[J]
.美国研究,2012,26(4):68-90.
被引量:4
6
张传杰,付舒.
美国公众涉台舆论取向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7):91-112.
被引量:3
7
刁大明.
美国茶党的涉华态度及其成因[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6):108-121.
被引量:3
8
邓小冬.
浅析冷战后美台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2):54-58.
被引量:1
9
张子介.
台湾游说集团对美国国会的游说——以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和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为例[J]
.美国研究,2015,29(3):97-113.
被引量:4
10
刘永涛.
美国国会、总统和对华政策:若干变化、争论和议题[J]
.美国问题研究,2009(2):82-98.
被引量:1
1
马娟,王俊峰.
试析美国国会两院“台湾联线”[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4):104-108.
被引量:2
2
王俊峰,马娟.
浅析美国“台湾联线”的历史基础[J]
.国际论坛,2006,8(5):63-66.
被引量:2
3
陈榕三.
新党的历史机遇与前景[J]
.现代台湾研究,2005(4):25-27.
4
赵印香.
新党成立及其对岛内政局的影响[J]
.台湾研究,1993(4):21-26.
5
初庆华.
浅谈干部考核功能与目的[J]
.东方企业文化,2015(12S).
被引量:1
6
安腾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J]
.世纪桥,2009(13):9-9.
7
扈远仁.
以人为本 重在建设[J]
.天府新论,1996(6):40-44.
8
赵凤翔.
论角色转变[J]
.理论探索,2000(2):4-5.
9
王炳光,富克瑞.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胜利[J]
.实事求是,1991(5):14-17.
10
商孝才.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1-4.
台湾研究集刊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