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同被引文献12
-
1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09
-
2廖秋忠.篇章中的论证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86-101. 被引量:36
-
3郭继懋.“于是”和“所以”的异同[J].汉语学报,2006(4):27-34. 被引量:19
-
4陶红印.操作语体中动词论元结构的实现及语用原则[J].中国语文,2007(1):3-13. 被引量:60
-
5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释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402-403.
-
6施光亨,王绍新.汉语教与学同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
7杨庆惠.现代汉语正误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
8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2):1-9. 被引量:143
-
9方梅.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J].修辞学习,2007(6):1-7. 被引量:129
-
10张伯江.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2(6):13-22. 被引量:55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佳敏,罗思明.当代时间语言理论、主题与方法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19,36(3):301-312. 被引量:1
-
2苏全有,赵慧峰,李萌.对十年来有关吴佩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2):32-38.
-
3王佳敏.汉语时域指称迁移模式考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5):61-68.
-
4吕为光.“这天”的篇章功能及前项和后项语义关系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3):93-102. 被引量:1
-
5朱华,龚倩.近十年来吴佩孚研究述评(下)[J].文史杂志,2021(4):91-94.
-
1暴丽颖,何淼波.叙事文体语篇的理解与回述的普遍性图示[J].外语学刊,2004(3):60-63. 被引量:3
-
2刘泽权,刘超朋,朱虹.《红楼梦》四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初探——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翻译,2011,32(1):60-64. 被引量:95
-
3杨同用,高兵.汉语篇章中的时间词与叙事文字的时间层次[J].汉字文化,2003(2):22-25. 被引量:4
-
4周胜.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高考族),2009(12):53-53.
-
5唐玉环.论古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是时”[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5(3):88-93.
-
6黄艳.英语叙事与论说文体读后续写语篇协同比较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5):87-89. 被引量:10
-
7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2002,25(2):53-58. 被引量:126
-
8黄立波.翻译研究中的文体观: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1):49-55. 被引量:10
-
9孙坤.汉语话题链的特点与本质——兼论话题链与零回指的差异[J].汉语学习,2014(6):52-63. 被引量:12
-
10易明,韩小聪.文学小说中的指示转换[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2):8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