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9-115,共7页
Studies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
参考文献17
-
1《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4卷,第45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
2[4]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1卷,第9、9-10页,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
3[13]《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外国百科条目选译)》第165-166、166页,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
-
4[21]转引自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第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
5布克哈特 何新 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
6[10]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第526、604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
7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
8.《杰斐逊文选》[M].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版.第38页.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10柏克 何兆武 译.《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页.
共引文献4608
-
1方行.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
2屈永华.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
3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4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5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
6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7宋培基.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
8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9顾智明.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
10吴学琴.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8
-
1Ю.克拉欣,子樱.对社会主义进行再思考的必要性[J].世界哲学,1998(4):21-29. 被引量:8
-
2殷叙彝,张世鹏,王学东,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十)——关于转型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2):5-16. 被引量:5
-
3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4):3-18. 被引量:12
-
4郭合龙.商品范畴与无产阶级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4):31-32. 被引量:1
-
5殷叙彝.2002年是欧洲选举年:社会民主主义世纪会结束吗?——德国《时代》周刊记者与安东尼·吉登斯的谈话[J].国外理论动态,2002(5):7-9. 被引量:7
-
6托马斯.迈尔,张军.处在十字路口上的第三条道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4):36-46. 被引量:9
-
7周敬青.德国社会民主党:从“全民党”到“新型政党”——罗歇尔教授访谈录[J].科学社会主义,2005(3):83-84. 被引量:5
-
8张文红.拉封丹算账了:德国社民党现在只是一个空壳[J].国外理论动态,2005(9):24-27. 被引量:1
-
9德特勒夫·阿尔贝斯,王瑾(译) 殷叙彝(校).对欧洲与社会民主主义关系的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145-149. 被引量:1
-
10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庄俊举(译).社会主义的复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142-145.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冯宁.英德第三条道路思想渊源与现代分合[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6):16-20.
-
2师宏雄.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朋友——邓小平:“我们都是左翼”[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6):108-109.
-
3吕薇洲,邢文增.2012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状况述评[J].观察与思考,2013(5):7-12.
-
4吴晓珺,刘天喜.“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正义思想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5):801-806.
-
5马玲玲.西方民生建设思想模式[J].消费导刊,2014(4):211-211.
-
6唐永.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断代史研究述评[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4):6-10.
-
7唐永.国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0(1):107-112. 被引量:1
-
8熊久勋.第二国际理论家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现状[J].德州学院学报,2016,32(1):6-11.
-
9罗星,白平浩.英国工党社会主义观的三维特性[J].党政研究,2016(5):65-71.
-
10冉津宇,张思军.近十年来国内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2):48-52.
-
1李庭荃,史同德,秦兴汉.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怀念谭政同志[J].中华魂,1998(8):26-27.
-
2刘家栋.学习陈云同志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J].党建研究,2000(6):19-22. 被引量:3
-
3胡友孟,白竟凡,谢雪萍.程子华政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J].中国合作经济,2005(7):61-62.
-
4李耀岗.兵味年味[J].军营文化天地,2015,0(2):13-13.
-
5斌之,喜成.战区首次政工会议与“三要十不”精神[J].龙江党史,1996(Z1):62-62.
-
6方勇.读《肩水金关汉简》札记二则[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2):82-83.
-
7范敬宜.邓颖超的“电话更正”[J].党建文汇(上半月),2004(6):46-46.
-
8曹燕凌.刘少奇在苏北盐阜区领导敌后抗日斗争[J].档案与建设,2015(4):40-47.
-
9钟志奇.深切怀念谷牧同志[J].百年潮,2014(9):16-18.
-
10黄剑华.论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变化及其影响[J].社会科学(甘肃),1986(2):81-87.
;